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新倡議,資管產品收益率或將走低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期,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佈兩項自律倡議,旨在規範非銀同業存款的利率和提前支取行爲。這一新動態不僅影響到機構投資者,也將對普通投資者的收益產生影響。

據瞭解,上述自律倡議要求將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納入自律管理,並規範了非銀同業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價行爲。這意味着,以往部分機構投資者依賴的高收益資產將受到影響,同時,由於自律機制的限制,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等資管產品的收益率預計將走低。

某城商行理財公司人士表示:非銀存款自律倡議涉及存款規模較大,對銀行理財行業來說,整體利大於弊。儘管部分高收益資產將減少,但自律倡議對債市構成利好,而債券類資產是銀行理財配置的重要方向。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非銀同業存款市場化程度不足,非銀機構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在存款利率持續調降的背景下,同業存款成爲銀行變相“高息攬儲”的重要手段。然而,這種做法可能導致資金成本上升,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

據相關測算,今年6月至10月,非銀同業存款淨增3萬億餘元,與存款規模的季節性規律相悖。同時,上市銀行同業付息率均值遠高於計息負債成本均值,顯示出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顯著偏離合理水平。

面對新的自律倡議,銀行理財機構正在重新思考資產配置結構。業內普遍認爲,提前支取的非銀同業定期存款利率或下滑10個基點以上,一旦提前支取,後續理財產品淨值也會出現波動。因此,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可能會大幅度減少此類資產的投資比例,轉而投資流動性不受限的資產。

在此背景下,同業存單和短久期債券成爲銀行理財機構的首選替代資產。這些資產具有高流動性、低風險特徵,能夠滿足銀行理財機構對穩健性和收益性的需求。

同時,銀行理財機構的產品設計思路也在發生轉變。未來,銀行理財機構可能會減少發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以及同業存款配置佔比較高的短期限理財產品,拉長理財產品期限。這一變化旨在適應資產端的變化,通過提升投研能力、加強資產配置等,兼顧穩健性與收益性,實現高質量發展。

然而,行業也存在一些擔憂,主要聚焦於銀行理財機構管理能力與管理規模不匹配的矛盾。能否積極適應資產端變化,提升投研能力和資產配置水平,將成爲銀行理財機構未來發展的關鍵。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