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汶川地震中國互聯網第一次大規模參與災難響應到2021年鄭州特大暴雨中的“救命文檔”,大災大難面前,總缺不了互聯網的身影。
去年起,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先後在京津冀水災和積石山地震災區試點“數字以工代賑”模式和“數字消費券”項目,爲災後重建提供數字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1月31日,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召開“科技救災創新模式交流會”在邀請公益機構、專家學者等總結試點經驗的同時,也一起爲拓展科技救災建言獻策。
“私人訂製”滿足物資個性化需求
提起傳統的救災模式,捐物資一定少不了。災難之後,雖然社會各界紛紛捐獻愛心物資,但對於一些特殊的受災羣衆而言,他們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
“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和寶寶在睡覺,房子震塌了我們就被壓在瓦礫下。當時大半夜,孩子只穿着薄薄的一件衣服,我只能用用身體護着他。”積石山縣大河家鎮的馬女士表示,由於衣物在倒塌的房屋中,出於安全考慮,被村民救出來後,出生20天的寶寶只能靠裹着毛毯禦寒。隨着救災物資發放,雖然不少困難都得到了解決,但孩子穿衣服的問題卻仍舊擺在面前。
類似的情況,在不少新生兒家庭裏都存在。“我們在救災過程中發現,受災羣衆中新生兒家庭對奶粉、尿不溼等物資的需求高,但每個孩子使用的品牌、規格不同,傳統統一採購的模式很難照顧到每個人個性化的需求。”愛德基金會社區發展與災害管理項目主任譚花說。
爲了解決這些痛點,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愛德基金會面向積石山縣2500餘名2023年新生兒家長髮放寶寶券,在微信刷臉認證後,便可獲得200元寶寶券用於在當地購買奶粉、尿不溼、衣服鞋帽等物品。
同樣是數字消費券,在河北高碑店市肖官營鎮則有不一樣的玩法。
爲了幫助京津冀水災受災區民衆溫暖過冬,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爲鎮上受災村民每戶提供200元的暖冬券,用於在購物中心、超市購買過冬物品。不同於母嬰店裏專賣母嬰產品,線下的購物中心、超市商品五花八門,如何確保善款不被亂用,成了一個新的問題。爲此,暖冬券在設計時將菸酒、高價禮盒等商品列入“負面清單”,無法使用暖冬券結算,從而避免村民購買高昂、不健康商品。
無論是暖冬券,還是寶寶券,受助人在使用時僅需微信刷臉完成人員信息覈實後便可領取,所有的流程都在微信上可以實現,減少了線下領取的人工成本和繁瑣的審覈流程。另一方面,這一方式又能方便受助家庭根據自身需求,個性化的購買物資,解決了過往統一採購無法照顧個體需求的難題,提高了善款使用的透明度,並節約了物資運送的物流成本。
數字化提升災後“造血”能力
災後重建需要社會各界的“輸血”支援,但同時,更重要的是恢復災後“造血”能力。
“在災難中,我們常常會忽略另一種受災,就是當地的商業體系。一方面,經濟損失抑制了當地的消費,另一方面,救災物資發放也衝擊了當地的商業體系。”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項目總監曹帆表示。
而通過數字消費券,在幫助受災羣衆的同時,也在幫助當地的商戶從災難中恢復。“地震發生後我們也很擔心沒有顧客,畢竟奶粉這些是有保質期的,賣不出去就浪費了。”千喜貝貝母嬰店店長馬學蘭表示,在發放寶寶券後,母嬰店的人流量慢慢恢復了起來,最多時一天能有近百名顧客。
如果說數字消費券是幫商家“回血”,那麼,“數字以工代賑”則是通過幫助受災羣衆更快更好的恢復生活。
“以工代賑”是災後重建的經典模式,受助人通過參與工程建設,用自己的勤勞在重建家園的同時獲得相應報酬,而非等待直接救濟。然而,傳統的“以工代賑”模式存在執行繁瑣、補貼發放不及時等情況,嚴重時甚至引發信任問題。
爲此,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依託微信支付“身份識別”和“資金髮放”能力,上線“災後微助鄉村計劃”小程序,用數字能力提高效率和透明度。截止目前,在甘肅、青海、雄安新區等地已有207個村莊參與其中。
據悉,受災區域村委通過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後,根據當地受災情況提出項目申請。申請審覈通過後,系統將生成二維碼用於組織受災羣衆加入以工代賑項目。受災羣衆註冊後便可自動領取實名的微工卡,用於查詢工作時間、補貼金額,並瞭解補貼發放進度等。藉助小程序的全流程管理,提升項目申報、執行效率,並確保受災羣衆補貼及時、準確發放。
“加入數字化能力後,現在以工代賑項目可以通過小程序在手機上操作,省去了現金髮放需要清點、存取等繁瑣流程,對機構來說降低了人工和時間成本。”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災害救援項目部負責人朱一存表示,曾經一個以工代賑項目涵蓋7市18縣區65鎮,僅人工線下覈實就要花費很久時間。此外,由於勞動補貼發放多爲銀行轉賬,對於沒有開設轉賬短信通知的村民,往往也會因爲不知道收款進度而引發不滿和投訴。而數字能力的加入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善款使用的透明度,一方面,村民也能清楚查詢到補貼明細,另一方面,每筆善款的流向和用途也能清晰可查。
數字救災經驗可延伸至民生
在“數字以工代賑”模式和“數字消費券”試點的基礎上,未來如何將數字能力更好的運用在救災等公益場景中,也是公益機構和專家學者關注的話題。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祕書長劉洲鴻表示,在救災領域,國際上認可直接發放現金的模式。但在中國,公益機構直接發放現金可能存在發放不透明、災民使用不透明等風險,導致相關應用非常有限。而微信支付消費券和人身覈實等產品能力,恰好克服直接發放現金的透明信任問題,並使得這一流程線上化、透明化、可追溯化。
目前,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居全球第一。在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盧瑋靜看來,將移動支付技術與現金援助相結合或許會創造新的公益模式。
“我們可能會創造一個新的數字生態,它不僅僅可以運用在救災之中,還能融入到基層治理中,是未來韌性社區共建的起點。”盧瑋靜說。而在北京師範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強看來,除了移動支付外,區塊鏈技術、遙感技術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與雲計算也都可以融入到救災中,在提高項目透明度的同時,還可以加強資金需求預測與分析,優化現金的管理。
一方面是技術對公益的支持,另一方面,如何解決老人、偏遠地區村民的“數字鴻溝”問題,也值得討論。對此,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青少部部長王曉莉結合實踐,提議一方面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另一方面,在產品設計上則可開設“代領” 功能,讓技術也有溫度。
與此同時,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則建議將數字救災的經驗延用至民生服務之中,如服務殘疾人、罕見病、老人、兒童等人羣多樣化需求,讓民生服務更有溫度。此外,王振耀也直言,在數字化探索的過程中肯定會存在不足,但整體方向值得肯定,期待科技技術在民生領域發揮更大價值。
據悉,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未來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根據使用情況和反饋不斷優化,讓用戶體驗更加絲滑。此外,還計劃將相關模式推廣至老人幫扶、鄉村助學等不同場景,並將面向愛心商家、電商平臺等開放渠道,藉助數字能力串聯起更多社會資源,形成合力把好事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