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機從“工具輔助”邁入超級智能體時代:認知地圖讓學習計劃“活”起來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在教育數字化浪潮中,學習機已從單純的輔助工具進化爲智能學習夥伴。近日,新一代作業幫AI學習機P50正式發佈,直接把競爭維度拉到“認知深度”:依託自研的銀河大模型與橫跨App、硬件的學情數據,它首次把“AI超級老師”裝進一臺學習機,讓“千人千面”從口號變成分鐘級落地的學習閉環。

據悉,P50學習機基於自研的大模型,打造“AI超級老師”“AI精準練”和“AI通關練”等多項核心功能,在AI能力與學練資源方面雙維度升級。

“真正的個性化不是多給幾套卷子,而是像一位貼身老師,先洞察學生到底卡在哪,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作業幫學習機相關負責人強調,大模型能力+全鏈路學情數據,系統最終輸出一張“認知地圖”:不僅告訴學生“哪不會”,還標註“爲什麼不會”——是概念模糊、題型陌生,還是計算習慣失分。基於這張地圖,P50生成1—2周動態學習計劃,每天任務隨完成度自動微調,做到因材施教。

從學情數據到個性化推送的轉化,考驗的是學習機的 “決策智能”。P50學習機通過 “大模型中樞 + 學情數據庫 + 資源調度引擎” 的三層架構,構建起前所未有的智能閉環。

學習機邁入超級智能體時代

“作業幫學習機在2024年是超百萬家庭的選擇。”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通過3000多次不同形式的用戶走訪調研,作業幫學習機團隊發現,在家庭學習場景下,家長需要精準瞭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孩子也需要獲得更科學、更易堅持的學習計劃和學情正向反饋。

當學生遇到數學難題時,只需對着學習機說出 “這道幾何題輔助線怎麼畫”,大模型能立刻理解題目語境,調取對應知識點庫,用語音結合動態圖形演示解題思路;家長詢問 “孩子最近英語閱讀失分點在哪裏”,系統會基於近 30 天的練習數據,語音播報具體題型錯誤率、推薦針對性訓練方案。這種 “自然對話式” 交互,讓學習機真正融入日常學習。​

作業幫學習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背後支撐這一體驗的是銀河大模型在教育場景語義理解上的突破。通過中國信通院 5 級評估的全能力域支持,其能精準識別學科術語、口語化表達甚至模糊提問。

據瞭解,銀河大模型依託多年AI算法沉澱和教育數據積累,目前已全面應用於學習機各系產品,在全科作業批改、多模態解題、知識問答和中英文寫作及AI伴學等方面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另外,“AI超級老師”作爲此次發佈的作業幫學習機核心亮點之一,該功能可以通過語音等多模態形式與學生家長進行自然交流,並結合公司學習生態積累的龐大學情數據,系統化地完成全面立體學情診斷分析、個性化學習路徑規劃以及學習機全系統資源調度,爲用戶提供週期爲1-2周的個性化學習計劃,並可以根據每日完成的情況動態調整學習計劃,實現“因材施教”的智能閉環。

作業幫學習機相關負責人表示,“AI超級老師”深度模擬了真人老師的教學邏輯與反饋方式。在銀河大模型的能力加持下,有效應對家庭學習場景中面臨的薄弱點找不到、想提升不會教、資源太多不會用等五大痛點。“AI超級老師”功能的上線,一方面可以給學生提供更智能化和動態的智能學習體驗,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學習機從“工具輔助”階段,正式邁入超級智能體時代。

除了“AI超級老師”,P50學習機還同步推出“AI精準練”和“AI通關練”兩大智能練習功能。通過對新課標、新考綱的深度理解和知識圖譜能力的升級,學習機可以精準識別學生的能力水平與薄弱知識點,自動過濾已掌握的知識點及對應習題,智能推送未練過的重點題、高頻題與能力匹配的題目。這兩項功能基於作業幫學習機團隊海量的練習資源儲備和知識圖譜等AI能力,構建出真正的“高效精準練習路徑規劃系統”,有效提升學生的練習效率。

內容是根本

“學習機作爲教育產品,內容是根本。”作業幫學習機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家長和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針對性、適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P50學習機在課程內容與練習資源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搭載全新的九大課程體系和十大金牌練習,在銀河大模型的賦能下,以分層分類、精準供給的模式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九大課程內容體系,覆蓋基礎鞏固到能力提升,從同步學習到備考突破等多個學習場景。針對新學期教材變化,作業幫學習機團隊新錄製的“校內同步課”已覆蓋295個教材版本。

在練習資源方面,P50學習機由此前的八大金牌練習全新升級至十大金牌練習體系,包括校內同步練、考前真題練、熱門教輔練等,滿足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和場景下的個性化練習需求。通過對學練資源的擴容升級和層級細分,藉助大模型的理解能力與學情數據支撐,作業幫學習機可以根據學生當下學習狀態,動態推進最適合的內容,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高效學練。

最後,提到未來的發展方向,作業幫學習機相關負責人表示,作業幫將繼續深化大模型與學情數據的應用。一方面,持續優化大模型的性能,提升其在教育場景中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進一步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和創新性,爲學生提供更具啓發性的學習指導;另一方面,不斷拓展學情數據的分析深度,更加精準地洞察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兩者的深度融合,作業幫希望爲學生提供更加定製化、高效的智能學習解決方案,推動教育行業朝着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上實現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

當AI “變身”爲具備教育智慧的超級智能體。其核心突破在於:一是技術與場景的深度耦合。語音交互不是炫技,而是解決“雙手被書本佔用時的即時需求”;微週期計劃不是縮短時長,而是基於學習遺忘曲線的科學設計。這種“問題導向”的技術應用,讓 AI 真正服務於學習場景。二是數據與經驗的雙向賦能。數十億題庫的大數據與豐富的教育認知,通過大模型形成 “數據驗證經驗、經驗指導數據” 的正循環,使個性化不再是冰冷的算法,而是有溫度的教育方案。​

未來,隨着多模態交互、情感計算等技術的融入,學習機或將實現“AI 超級老師” 與真人教師的協同教學 ——AI 負責精準診斷、個性化訓練,教師專注思維引導、價值觀塑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