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7日消息,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聯合作業幫大閱讀發佈《青少年閱讀能力與閱讀策略研究報告》。這項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1.3萬名五年級學生的大規模調研首次提出"閱讀能力三階螺旋發展模型",爲破解當前青少年閱讀能力“斷層”問題提供科學方案。
研究發現,青少年閱讀能力呈現"金字塔式"發展:約90%學生能較好完成基礎認讀理解,但實踐遷移運用階段滿分率驟降至23.24%,高階評價鑑賞階段滿分率爲50.65%。課題組負責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蔣承教授指出:"從知識理解到實際應用的跨越,已成爲能力提升的關鍵瓶頸。"
研究同時揭示突破路徑:家庭陪伴被證實爲最有效干預方式,每週1至2次、每次約1小時的親子共讀,對高階能力提升效果顯著;動畫賦能創新閱讀形態,動畫與文字結合的內容三天記憶保留率達60%(純文字僅30%),多模態形式可降低理解門檻達40%。
據悉,作業幫大閱讀已落地"文本爲主+動畫點睛"模式,在《西遊記》等名著導讀中植入國風動畫,學生閱讀完成率提升35%。
面對短視頻衝擊,北京某重點中學校長劉老師建議:"需通過閱讀社羣激發深度思考。"北師大教材編審委員會專家王老師強調:"動畫介入應聚焦文本難點,避免過度娛樂化。"中文系專家宋教授強調,閱讀助力青少年求知、賦能、修身、養性、明理,提升思維,增強審美與文化自信。
該研究將持續追蹤青少年閱讀能力發展,推動"素養導向"教育理念系統落地,爲提升全民閱讀質量與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