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7月1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爲“鏈博會”)正式開幕,GE醫療以“國產創新,韌鏈共贏”爲主題亮相,連續第三年攜核心國產供應商集體參展。
展臺中央,十餘臺覆蓋CT、磁共振、核醫學及先進可視化診療的最新國產高端設備與CT軸承、磁共振超導線、超聲電路板等關鍵零部件並排陳列,直觀呈現30多年來GE醫療在中國“建鏈—強鏈—延鏈”的系統化成果。
“作爲中國醫械智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實踐者,GE醫療30多年來始終走在帶動國產雙鏈發展的最前沿。”GE醫療中國副總裁、供應鏈總經理陳和強表示,“鏈博會爲我們提供了鏈接全球、服務中國的重要舞臺,我們把綠色供應鏈的最新進展放到聚光燈下,讓綠色生態的最佳實踐融入建圈強鏈的每一環節。”
綠色生態圈聯盟落地
展會期間,GE醫療聯合貝萊勝發起中國醫療設備綠色供應鏈創新生態圈聯盟,並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醫療器械供應鏈分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和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聯合主辦聯盟成立儀式。洛陽軸承、西部超導、科羅諾司、中國外運等首批成員集體亮相,未來將圍繞綠色設計、低碳製造、資源循環利用展開跨企業協同創新。
GE醫療同步發佈《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相比2022年基準線,該公司運營及能源使用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已下降23%;北京基地——中國醫療設備行業首座“燈塔工廠”——光伏發電項目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000噸;無錫基地入選無錫市首批“零碳”工廠試點。報告同時披露,GE醫療帶動上下游1000多家供應商夥伴在中國發展壯大,成就超16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GE醫療在中國年均本土採購額近百億元人民幣,帶動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大灣區四大產業集羣、1000餘家供應鏈夥伴共同成長。
來鏈博會展臺上,一枚看似普通的CT軸承吸引觀衆駐足——它來自洛陽軸承。“我們與GE醫療的合作始於1998年,率先實現國產CT主軸承零突破,並牽頭制定國內首個醫療CT主軸承國家技術標準,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洛軸項目負責人自豪地說。
在稀土功能材料領域,眉山博雅與GE醫療聯合攻關的硅酸釔鑥(LYSO)晶體,2024年全球市佔率突破30%。雙方正規劃在成都生物城共建聯合實驗室,探索高端醫材前沿技術。“GE醫療的高標準倒逼我們完成製造範式升級,讓新材料研發從閉門造車走向共融共創。”眉山博雅創始人王宇曾說。
國產顯示模組首次聯合展示
在鏈博會現場,GE醫療與京東方聯合展示了3款高端監護類產品顯示模組。這是雙方2023年首屆鏈博會簽署戰略合作後,首批聯合展示的合作項目,將全面導入GE醫療監護儀產線。模組針對國內複雜臨牀場景優化顯示性能與抗干擾能力,顯著提升診斷精準度。
“雙方的聯合創新充分彰顯了國產供應鏈在高端醫療設備核心材料和工藝上的突破,以及在滿足國際高標準醫療設備可靠性要求上的綜合實力。”研發項目團隊介紹。
GE醫療提供的最新統計顯示,中國市場銷售的全線產品中,中國主導研發比例已突破50%;過去十餘年,公司在北京、上海、無錫、天津、成都、深圳六大生產基地不斷投入,產線覆蓋國產普惠到高端醫療設備。
最後,陳和強透露,下一步將圍繞區域產業鏈繼續強化綠色智造、精益管理與數字化轉型,“讓中國供應鏈的韌性與創新力惠及全球醫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