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佳寅】“徹頭徹尾的作弊行爲!”這是國際足聯(FIFA)對馬來西亞7名歸化球員身份造假調查後得出的結論。英國廣播公司(BBC)稱, FIFA紀律委員會6日公佈了對馬來西亞足協及7名歸化球員進行紀律處罰的具體依據,確認這些球員爲了註冊所提交的其祖父母出生地證明材料存在內容造假(篡改)情況。
2025年6月10日,馬來西亞在亞洲盃預選賽上4∶0擊敗越南隊。賽後,外界對馬來西亞隊7名歸化球員的參賽資格提出質疑,FIFA隨即展開調查。今年9月,FIFA向馬來西亞足協開出35萬瑞士法郎的罰單,並對涉事球員處以每人2000瑞士法郎及禁賽12個月、其間禁止從事所有國際足球活動的追罰。BBC稱,當時FIFA並未透露禁賽的具體原因,僅表示此事與“文件造假”有關。
今年早些時候,馬來西亞足協開啓“血緣歸化”工作,並向FIFA提交了這7名球員祖父母的出生證明,文件顯示7名球員的祖父母出生在檳城州、馬六甲等馬來西亞城市。按照FIFA的規定,“血緣歸化”涉及祖父母和父母的血緣關聯。但《南華早報》稱,6日發佈的一份19頁的報告中,FIFA紀律委員會引用了來自西班牙、阿根廷、巴西和荷蘭的官方記錄,這些記錄顯示,上述球員中沒有一人的祖父母出生在馬來西亞,這與馬來西亞足協提交的記錄完全相悖。
馬來西亞《星報》7日稱,馬來西亞足協發表聲明,駁斥了FIFA的調查結論,稱FIFA裁決中所做的描述並不準確,且涉事的7名混血球員並非故意使用僞造文件。馬來西亞足協表示:“這一失誤是由行政差錯導致的,一名工作人員不慎上傳了來自經紀人的文件,而非國家註冊局的官方文件。”
馬來西亞足協稱,目前準備正式上訴,且上訴材料將包含經政府認證的真實文件,以佐證其立場。馬來西亞青年及體育部長楊巧雙在社交平臺上表示:“馬來西亞足協需完成上訴程序,不能保持沉默,必須就FIFA披露的所有信息作出清晰回應。馬來西亞球迷對此感到痛心、憤怒且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