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雲科技田鋒:生成式AI重塑製造業,加快AI的創新與落地應用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在人工智能技術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製造業作爲實體經濟的主體,正迎來一場由雲與AI驅動的深度變革。

在2025年亞馬遜雲科技中國智能製造、高科技及消費電子峯會上,亞馬遜雲科技中國區行業集羣總經理田鋒指出,製造業的智能化升級已從“選擇題”變爲“必答題”,而生成式AI正成爲推動這場變革的核心引擎。

AI重塑製造業三大維度:產品力、品牌力、精益運營

與互聯網、金融等行業不同,製造業擁有“可觸摸”的產品形態。田鋒認爲,這決定了其智能化路徑必須圍繞“產品力、品牌力、精益運營”三大維度展開。

在產品力方面,AI不僅激發新的市場機會,更重塑研發模式。以塗鴉智能爲例,其基於Amazon Bedrock構建的AI平臺,能夠靈活調用多種大模型,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目前已賦能開發者創建上萬個AI應用,覆蓋從智能翻譯到用戶洞察等多個場景。

品牌力的打造則貫穿於銷售與服務全鏈路。海信商用顯示通過Amazon Bedrock與圖像生成模型,將廣告製作時間從數小時壓縮至幾分鐘,實現了從“賣硬件”到“賣服務”的商業模式升級。華寶新能則藉助AI客服系統,在大促期間顯著提升客服效率與用戶體驗。

在精益運營層面,從西門子中國成都燈塔工廠的工業廢料分揀系統,到施耐德電氣的AI工業視覺檢測平臺,製造企業正通過AI實現從生產到供應鏈的全面優化。田鋒強調,製造業的OT(運營技術)與IT(信息技術)融合是AI落地的前提,而數據基礎是實現這一跨越的關鍵。

破解AI落地難題:從OT到IT再到AI

面對製造企業尤其是出海企業的複雜需求,亞馬遜雲科技提出“三橫一縱”支持體系。田鋒解釋道,“三橫”包括覆蓋全球的基礎設施與AI服務、專業的安全合規能力、以及全球合作伙伴網絡;“一縱”則是深耕行業的解決方案能力。

“無論是跨國企業在中國運營,還是中國的本土企業在國內深耕以及全球化運營,我們一直秉承在全球範圍,將亞馬遜雲科技在這些行業所積累的經驗和實踐進行同步併發揮全球的資源更好地支持客戶的全球化發展。”田鋒表示。以TCL實業爲例,其藉助亞馬遜雲科技的全球基礎設施與生成式AI技術,不僅優化了全球數據平臺,還推出了基於AI的TCL ART電視品牌,重新打造用戶體驗。

儘管AI潛力巨大,但製造企業在落地過程中仍面臨挑戰。田鋒指出,這主要體現在數據基礎、人才短缺與工程化難度上。

“製造行業專業化程度高,使得企業在信息技術(IT)與運營技術(OT)融合上面臨挑戰。在AI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能否更好地駕馭AI關鍵在於數據基礎。”田鋒說。亞馬遜雲科技通過工業數據架構(IDF)等工具,幫助企業打通OT與IT數據,爲AI應用奠定基礎。

在人才方面,亞馬遜雲科技不僅提供從數字化創新方法到行業解決方案的全流程支持,還通過Amazon Bedrock等服務平臺降低AI使用門檻,實現技術“平權化”。“以前,我們爲初創公司和中小企業提供按需計費的雲計算服務,讓他們非常靈活地開啓了創業之路。而現在,我們的Amazon Bedrock提供了豐富的模型選擇,客戶可通過API訪問從文本到圖像的一系列強大的基礎模型,而無需擔心底層基礎設施,賦能客戶應用生成式AI技術加速業務創新升級。”田鋒強調。

智能體登場,製造業AI進入“場景深化”階段

隨着技術演進,AI應用正從生成式AI向智能體(Agent)進階。田鋒透露,華寶新能正在評估和採用Amazon Bedrock AgentCore來構建企業級AI代理平臺,支持更復雜的業務流程協同。

“我們不強調我們想做什麼,而是客戶需要什麼。”田鋒表示,亞馬遜雲科技堅持從客戶實際場景出發,推動AI從“試驗”走向“量產”。

在中國,製造業AI應用呈現出多元化與區域化特徵。從廣東的AI玩具產業計劃,到長沙的工程機械企業佈局人形機器人,各地製造集羣正結合自身優勢探索AI落地路徑。

田鋒認爲,中國製造企業在AI應用上並不落後於國際同行,甚至在消費電子等領域展現出更強的場景創新力。而亞馬遜雲科技的全球資源與本地實踐結合,正助力中國企業在國內與海外市場雙線並進。

在AI技術快速迭代的今天,田鋒強調,“紮實實踐”是釋放AI價值的關鍵。製造業的智能化升級不是一蹴而就的“顛覆”,而是基於數據、場景與技術的持續融合。隨着生成式AI與智能體技術的成熟,製造企業有望在產品創新、品牌建設與運營效率上實現全面突破,在全球競爭中構建新的護城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