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專訪十五運會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劉平雲,解析“喜洋洋”“樂融融”的爆紅密碼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李迅典】從一亮相就被市民和遊客盛讚“可愛到發芽”,到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現場通過倒立鬥舞、搖尾巴、花式賣萌俘獲大批粉絲,這兩隻以“中華白海豚”爲原型、寓意“三地同心”的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自發布以來,獲得了熱烈反響。《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專訪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設計團隊負責人、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劉平雲,聽他解讀這對“中華白海豚”爆紅背後的故事。

“相關性、在地性、時代性”設計三原則

劉平雲曾擔任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設計總執行。從“冰墩墩”的全球性成功,到十五運會“喜洋洋”“樂融融”的走紅,劉平雲提出的“相關性、在地性、時代性”三原則構成了穩定的設計方法論。

“冰墩墩是這套方法的首次大規模成功實踐,算是把理論落到了實處。”劉平雲首先向《環球時報》記者詳細拆解了三原則在“冰墩墩”中的應用,“相關性指的是必須緊扣核心主題,當時就是聚焦冰雪運動本身,於是我們設計讓吉祥物一看就和冬奧會有強關聯;在地性則是指要傳遞中國文化,我們選擇熊貓這個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符號,讓世界一眼就能感受到中國元素;時代性則體現在設計語言的創新上,‘冰絲帶’的融入讓傳統熊貓形象有了現代科技感,契合了當下的審美趨勢。”

“考慮到全運會和冬奧會的場景、主題完全不同,所以三原則的落地方式也需要因地制宜,但核心邏輯是一致的。”據劉平雲介紹,此次“喜洋洋”“樂融融”設計的核心挑戰在於“粵港澳三地合辦”,這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由三地共同承辦,如何讓吉祥物既體現各自特色,又能凝聚成統一的大灣區符號,成爲設計的關鍵。在地性方面,團隊最終選定大灣區特有的中華白海豚作爲原型,“它不是某一個城市的專屬,而是整個珠江口海域的共同財富,是三地共享的生態名片,這比選擇五羊、醒獅等單一城市符號更具包容性”。

劉平雲將其核心優勢總結爲“多重契合”:作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有着“海上大熊貓”的美譽,其珍稀性本身就自帶關注度;從地理維度看,它的主要棲息地就在珠江口岸,恰好覆蓋粵港澳三地,是三地共享的生態資源,完美契合“在地性”原則;從精神內涵看,它更是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活象徵。劉平雲表示,白海豚的羣居特性與體育精神的團結拼搏相契合,完成了相關性的構建。

而在時代性的體現上,劉平雲有着清晰的設計邏輯:“如果只是簡單還原中華白海豚的真實形象,消費者和觀衆可能會覺得‘見過’‘不新鮮’,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吉祥物需要有記憶點,所以必須通過設計轉化實現昇華。”爲此,團隊在白海豚的基礎形態上,添加了小水柱、愛心等年輕化元素,既保留了白海豚的核心辨識度,又賦予其更活潑、更具情感溫度的視覺形象,讓不同年齡段的觀衆都能感受到新鮮感與獨特魅力。果然,發佈次日就有網友稱其“可愛到發芽”。

劉平雲還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他們曾經還嘗試過用抽象的方塊字“大灣區”來做吉祥物,就像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海寶”一樣,這個方案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認可,認爲很有創新,但它的故事性和在地性相對較弱,需要重新構建故事,很難與老百姓產生共鳴,所以最終還是鎖定了中華白海豚。

“向四維階段邁進”

如果說1987年六運會的“陽陽”和2001年九運會的“威威”代表了當時的設計核心是“文化+藝術”的二元融合;北京冬奧會“冰墩墩”的爆紅,標誌着進入“文化+藝術+傳播”的三元階段;那麼“喜洋洋”“樂融融”則向着“文化+藝術+商業+持續運營”的四維階段邁進,劉平雲希望這對吉祥物能爲這個時代留下獨特的設計印記。

劉平雲說,現在的吉祥物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符號,更應該通過民衆的參與,提升其價值,帶來文體產業和市場的聯動,形成產業的發展,爲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正面效應。他對比道:“之前的吉祥物設計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符號的術語,它可能只需要讓公衆直觀感受到一種藝術畫面就可以了。而‘喜洋洋’‘樂融融’不僅在視覺呈現上收穫了好評,還靠產品設計形成了商業鏈條。”

這種轉變直接體現在產品開發上。“我們想要通過設計出能‘與民衆溝通’的吉祥物,促使大家產生‘想把吉祥物帶回家’的心理。所以這次‘喜洋洋’‘樂融融’的產品類別數量超越了之前所有全運會。”

創造歡樂溫暖的情緒價值

當今“萌經濟”“萌文化”盛行,“喜洋洋”“樂融融”如何精準抓住年輕人的審美?劉平雲給出了關鍵答案:“創造情緒價值。”他進一步解釋道,在設計吉祥物時,團隊的最大目標就是爲民衆帶來情緒價值,通過創造萌造型,讓民衆能夠對吉祥物產生共情與共鳴。“喜洋洋”“樂融融”的“果凍啫喱狀浪花”“多肉質感手臂”“運動狀態的奔放浪花”等細節,都是爲了滿足年輕人對可愛、萌的審美需求,讓他們能夠從吉祥物身上感受到歡樂和溫暖。

劉平雲說道:“吉祥物的核心功能是傳遞親和力,只有讓民衆感受到溫暖與親近,纔會願意主動關注、積極參與。這次全運會的視覺設計理念是‘童心綻放嘉年華’,‘童心’代表粵港澳三地同心、全民同心;‘綻放’象徵運動員在賽場上釋放激情;‘嘉年華’則是希望全運會能成爲全民參與、共享歡樂的盛會。”     

談及吉祥物的名字,劉平雲闡釋道:“‘喜洋洋’‘樂融融’的名字本身就承載着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團圓和美的美好寓意。讓我們在‘喜洋洋’‘樂融融’的陪伴下,共享大灣區的喜氣與歡樂,凝聚三地同心的力量,共赴這場全民嘉年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