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陝西安康漢濱區消防接警
有人在關廟鎮一水域落水
情況危急

△圖源:陝西消防
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一落水女生漂浮在江中間,離岸邊70米左右,正呼喊“救命”。隨後,消防人員成功利用橡皮艇將其救至岸邊安全區域。
經現場醫護人員檢查,女生身體並無大礙。

△圖源:陝西消防
據瞭解,落水女生今年17歲,她從上游不慎落水,漂流3公里至此。整個落水過程女生冷靜自救,身穿的羽絨服起到一定的漂浮作用,加之消防員快速及時營救,這才化險爲夷。
我們都知道,常用的溺水救生設施如救生圈、救生衣等,它們一般是利用浮力原理,讓落水者漂浮於水面,避免下沉。
那麼,爲什麼羽絨服在遇水後能提供浮力呢?它能讓人漂浮多久?真的能“開掛”保命嗎?消防人員親身示範告訴你答案。
重要提示
勿誇大羽絨服漂浮效果
消防員穿着厚款羽絨服落入水中,很快,消防員就浮在了水面上。約10分鐘後,消防員依然能漂浮在水面。隨後消防員模擬水中掙扎,再次放鬆下來後,脖子以上部位依然能漂浮在水面上。

△圖源:中國消防
羽絨服之所以能在水中提供浮力,主要是因有些羽絨服面料爲聚酯纖維,吸水性差、不易透氣,加上填充的大量羽絨使其充滿空氣,落水後會形成氣腔,提供浮力支撐。
但這並不能說明,所有款式的羽絨服都能達到如此效果。
當消防員換上薄款羽絨服落入水中,明顯感覺沒有厚羽絨服浮力大,整個下半身吊在下面。模擬水中掙扎後,消防員表示氣體向外漏,浮力變小。

△圖源:中國消防
如果羽絨服吸水能力好,落水後的漂浮效果會更差,下面的這位消防員,在穿着羽絨服落水後約12秒,就被拉上了岸。

△圖源:北京消防
羽絨服≠救生衣
雖然羽絨服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緩身體下沉,但會受入水角度,羽絨服款式等很多因素影響。
國家水域救援青島大隊的救援人員表示,隨着羽絨服浸泡時間增加,浮力會逐漸減弱,甚至失去浮力。因此,不能將羽絨服作爲救生衣使用。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冬季氣溫低,如果意外落水,首先不要慌亂,保持呼吸的穩定。
如果墜入未結冰的水中
應利用一切可以漂浮的物體,如揹包、塑料容器、泡沫箱等,使身體漂浮在水面上,並大聲呼叫,求救待援。
若周圍沒有能利用的物品,漂浮自救時可採取以下姿勢:
頭向後仰,雙手伸過頭頂,不要掙扎,防止下沉。
同時身體後仰,兩腿保持彎曲,讓口鼻露出水面正常呼吸,等待救援。
如果墜入冰窟中
儘量身體放平,雙手扶住冰面微微用力,雙足打水,慢慢爬上冰面,並通過翻滾的方式離開危險區域。
離開冰窟口後,千萬不要立即站立,以防冰面再次破裂。
溫馨提醒
外出時留神腳下
遠離危險水域
更不要在野外水域的冰面上
行走、奔跑
如不慎落水
不要驚慌掙扎
嘗試漂浮自救 冷靜求助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