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丨跨境馬拉松“無感通關”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再上一層樓

人民網深圳11月15日電 (記者楊磊)11月15日,記者在十五運會馬拉松賽現場看到,每一位運動員手腕上都佩戴貼有運動員名字和號碼的手環,這就是本次全運會跨境馬拉松賽實現“無感通關”的黑科技。

作爲全運會歷史上首次跨境馬拉松賽,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需穿越深圳口岸到達香港。爲了保證賽事流暢進行,十五運會馬拉松賽創新採用“前置查驗+閉環管理”模式,將查驗環節前移至賽事起終點處。所有需要在本次馬拉松賽中跨境的人員,都將在“前置查驗區”提前辦理邊防檢查手續。

同時,賽事採用智能化查驗系統,爲運動員、裁判員和保障人員配備專用手環,並沿線部署人臉識別等技術設備。完成“前置查驗”後,所有跨境人員在賽事中途通過口岸區域時將實現“無感通關”,無需中途再作停留。

掃描身份證、人臉識別。無需人工操作,無需紙質材料,短短几秒鐘時間,就順利完成通關查驗。記者在比賽現場也親身體驗了“無感通關”的順暢和便捷。

“所有運動員和相關保障人員的出入境手續均提前辦理。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佩戴定位手環,實施手環+人臉識別+計時計分三重覈驗機制,確保運動員的賽程在可控範圍內。”深圳邊檢總站深圳灣邊檢站政治處副主任黃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此外,比賽場地配備了許多科技裝備,比如邊檢一體指揮車、四足機器人、高空無人機等,爲我們的保障工作提供了巨大幫助。運動員在通過口岸賽道時,不用停頓,不用排隊,可以絲滑跑到香港,順利完成比賽。”

據介紹,此次十五運會馬拉松比賽中使用的生物識別技術,已經在百姓日常通關中使用。黃釗表示:“深圳灣口岸已率先啓用智能快捷通道,也就是‘刷臉通關’,現在在深圳市其他的口岸也在進行推廣,極大便利了百姓日常入出境。”

黃釗表示,深圳邊檢總隊將總結十五運會賽事保障經驗,推廣到更多跨境賽事中,“助力打造粵港澳新的競賽名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