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溼器使用不當致“肺炎”?這3種錯誤用法,千萬別踩坑!

秋冬一到,天乾物燥,加上室內取暖供暖設備加持,是不是感覺嗓子幹、皮膚緊、頭髮還起靜電?

先別急着打開加溼器,有些常見的錯誤用法,可能讓“保溼”變“致病”。

加溼器使用不當

易引發肺炎

打開加溼器,空氣溼度增加,當空氣溼度在適合人體的範圍內時,並不會導致健康問題。

但爲什麼有人在使用加溼器後,會出現呼吸道感染和炎症,以及鼻塞、咳嗽、氣喘、發熱等症狀呢?這兩天,“加溼器加精油可能致肺炎”的話題一度衝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以常見的超聲波加溼器爲例,其原理是通過超聲波霧化片將水“打碎”成微小水滴並吹入空氣。這意味着,一旦水中含有細菌、病毒,或是人爲添加了精油等化學物質,這些成分也會隨之霧化,直接被人吸入導致感染,有發生肺炎的風險。

北京友誼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趙然然表示,往加溼器內添加有味道或有刺激性的化學成分後,通過霧化吸入,可能會導致過敏性肺炎,我們也叫“加溼器肺”。

也不提倡直接用自來水,因爲自來水中含有一定成分的礦物質,也可能有細菌存在,吸入之後或引發疾病。

推薦大家使用純淨水或蒸餾水。

“加溼器肺炎”

不當使用是元兇

1、加溼器不洗就用。

加溼器內部易滋生細菌,如不定期清洗,細菌會隨水霧進入空氣中,人體吸入後易引發各種呼吸道疾患。

2、加溼器中加點“料”。

消毒劑:消毒劑被霧化後可能對呼吸道造成刺激,給呼吸系統和肺部造成傷害。

醋:食用醋濃度低,加入加溼器無法達到很多人想象中的“殺菌”目的,反而可能刺激呼吸道。

精油:精油等揮發性產品含有化學成分,同樣可能刺激呼吸道,過敏體質者易引發哮喘。

3、24小時使用加溼器。

長時間使用加溼器會導致室內溼度過高,降低人體抵抗力,可能引發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還可能加重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的病情。

人體一般適應的溼度爲40%~60%,一旦溼度超過70%或者低於30%,就會感覺不舒服。因此,使用加溼器時一定要監測室內溼度的變化。

溫度溼度多少合適?記住這個“黃金區間”

秋冬供暖或開空調時,不僅要注意調節溼度,小心“加溼器肺炎”,還要警惕別讓“暖氣病”找上門。

“暖氣病”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疾病,而是由於室內溫度大於25℃、溼度小於30%以及通風不良而引發的一系列不適症狀的統稱。通常表現爲呼吸道不適、口乾舌燥、頭暈胸悶等。

專家介紹,比較適宜的室內溫度區間在18℃~24℃左右,溼度控制在40%~60%之間。

乾燥、悶熱的環境不僅會使呼吸道不適,還會威脅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系統推動全身的血液循環,暖氣過熱會“搶走”人體的水分,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引起血壓下降以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秋冬季雖寒冷,但還是要保證一定時長的開窗通風,建議每日上午9點至11點或下午2點到4點之間,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低於半小時,防止細菌在屋內滋生,危害身體健康。

本文來源:人民網科普、央視新聞客戶端、廣東衛生信息、科學闢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