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走私來的,和專櫃裏一模一樣,因爲渠道不正規,我不能露臉直播。”一位戴着黑色頭套的主播站在遠離鏡頭的角落低聲解釋,手中的“奢侈品”包袋在昏暗燈光下若隱若現。“雙十一”期間,當各大主播正擂鼓助威時,直播生態的陰影角落裏,一類“幽靈直播間”正悄然活動——它們晝伏夜出,既無帶貨視頻預熱,也無商品店鋪支撐,僅靠行蹤不定的短暫直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這些直播間以“走私品”“源頭工廠貨”爲名,行售賣贗品名牌包之實,一條隱蔽的灰色產業鏈在“幽靈式”的直播中悄然運轉。
“LV包”賣399元,頭套與黑燈下售賣“奢侈品”
“我們是源頭工廠,專供海外,不允許在國內銷售。庫存不多,每個款式只有兩三單,你們且買且珍惜。這樣的價格和質量,全網直播間只有我家有,我敢跟你承諾。”在“包如意”直播間內,主播頭戴黑色面罩,在幾乎全黑的直播間裏展示着一款聲稱是LV品牌的經典手袋。
“兩個月質保、運費險全部安排,你背上我的包去中檢、國檢、華檢三大機構檢測,如果過不了你來找我;如果有人說一眼假,你就申請僅退款,損失我來承擔,包包給你免費背。”接着,主播反問道,“哪個高仿直播間能給做到這樣的價格?我家原包裝、原禮盒,送小票單據,和專櫃一模一樣。”
面對觀衆關於貨源的提問,主播一遍遍解釋:“說白了,我的包是偷稅漏稅來的,給直播平臺交了40萬保證金才能讓我在這兒直播,而且不允許我在直播間講品牌,這就是我偷偷摸摸賣的原因。”主播不停強調,“你們在國外代購買回來的包啥樣,我直播間的就是啥樣,就是因爲剛纔講過的原因,導致了別人可以把包放在二奢店,賣到八九千元,而我只能偷偷摸摸賣399元的價格。”
當有觀衆要求開燈看細節時,主播斷然拒絕:“姐妹,不是我不給你看,是真的看不了,咱們懂的都懂,你拍一單回去,細節和專櫃裏面一模一樣。”整個直播過程中,主播和貨物始終與鏡頭保持一定距離,觀衆無法清晰看到包袋的細節和質感。講解完畢後,主播在下方彈出購買鏈接,“鏈接裏的照片是沒有logo和字母的,你們收到貨全部都是帶logo的,和專櫃一模一樣。”記者發現,直播間鏈接中售價399元的“LV包袋”,其官網價格爲23000元。
在“是臻的”直播間內,主播頭戴米老鼠頭套,面前的貨架上擺滿了套着白色無紡佈防塵袋的包袋,每一個包袋上都貼着編號,透過防塵袋,可以看到包袋上的LV品牌印花。主播不斷介紹自家的“高貨”,卻同樣不肯打開防塵袋展示實物。“大家直接去下方小黃車拍,點開‘收納袋’鏈接後詳細選定你要拍的款式,到手和專櫃一模一樣,現在‘雙十一’活動,價格更划算。”隨後彈出的商品鏈接中,主播將商品以“2025新款居家收納袋”的名義上架,商品圖片則爲一張普通的風景圖,點開鏈接後,頁面出現了LV、香奈兒等品牌包袋的型號名稱,專櫃售價1萬到3萬元不等的包袋,在這個鏈接下售價僅爲480元。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爲明顯是在規避平臺監管。”一電商平臺工作人員說,這些賣家通過替換關鍵詞、關鍵圖片的方式躲避關鍵詞篩查和商品圖片識別,增加了平臺監管難度。
“走私貨”“工廠貨”,直播間劇本刻意模糊正品與假貨界限
“這些包都是通過特殊渠道走私來的,和專櫃一模一樣,但因爲沒有交稅,價格只有專櫃的十分之一。”在部分主播的敘述中,這些商品成爲了見不得光的燙手山芋,必須隱藏在黑暗中進行交易。也有主播打着“工廠貨”的旗號:“這些包都是代工廠同一批工人用同樣材料做的,只是專供國外市場,不能在國內正規渠道銷售。”
作爲售假產業鏈中直面消費者的前臺演員,以主播爲代表的直播運營團隊的表現直接決定了騙局的成敗。“我們有套完整的直播劇本,新主播要學習如何應對觀衆質疑,如何用‘走私’‘工廠尾單’等話術增加可信度。”一位該行業前從業者告訴記者。
消費者李女士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10月底我在這樣的直播間花800多元買了一個原價20000多元的LV同款包,主播保證是正品原廠流出貨,稱‘進出專櫃無壓力’。收到貨後發現完全是假貨,走線粗糙,皮質硬邦邦,細節也和正品有很大差別,還有刺鼻氣味。”當李女士試圖聯繫賣家退款時,發現直播間已關閉,賬號也消失了。“錢就這樣打了水漂,維權根本找不到人。”
近日,記者聯繫了多家奢侈品牌官方渠道,得到的回應幾乎一致。“我們從未授權任何直播賬號銷售我們的產品,完全沒有對任何第三方和加盟商進行授權。我們的包袋都是在歐洲、美國進行製作生產,皮料、五金等配件都不會郵寄到國內,原料也不會流出,直播間所謂的原廠配件、包裝禮盒等一定不是真實的。”路易威登中國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品牌有專門的打假部門,會對相關行爲進行處理,情況嚴重會進行起訴。”
香奈兒官方客服同樣表示,品牌沒有對任何第三方進行授權,也不會有所謂“尾貨”“工廠訂單”流出,消費者請認準官方渠道下單。“消費者可以通過我們的官網對售假、侵權行爲進行舉報,我們會進行處理。”
“我們品牌沒有與任何第三方進行合作,消費者請認準官方渠道購買。”華倫天奴官方客服提醒。
多部門提醒,切勿輕信非正規渠道的“特殊貨源”
記者發現,這些號稱“走私品”“工廠貨”的假冒奢侈品包袋發貨地多出自廣東深圳、遼寧鞍山等地。
針對這一現象,遼寧鞍山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回應稱:“我們已經記錄了相關情況,接到舉報後會立即覈實、處理。對於利用網絡直播銷售假冒商品的行爲,我們一直保持高壓打擊態勢。”
對於“幽靈直播間”內宣稱的“走私貨”,深圳海關緝私局工作人員在接收記者反映的線索後回應稱,已對相關信息進行正式記錄和初步梳理。該局表示,將依照法定職責與工作程序,把此線索移交至相關負責科室,由專人進行研判覈查。如情況屬實,將依法展開調查處理,堅決打擊此類通過直播渠道跨境銷售假冒商品的違法行爲,切實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與消費者權益。
消費者協會提示,消費者購物時請務必選擇品牌官方網站或正規電商平臺的官方旗艦店,切勿輕信非正規渠道的“特殊貨源”。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商品極有可能是假貨,切勿因貪圖便宜而落入消費陷阱。一旦發現購買到假冒商品,可通過平臺投訴渠道維權,或撥打12315熱線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此外,平臺官方客服也回覆稱,已經瞭解並記錄了記者反映的相關情況,會加強監管,對售假行爲進行打擊。
(新黃河調查組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