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消防日 這份防火安全指南請查收

今天(11月9日)是第34個全國消防日,11月也是全國消防宣傳月,今年的主題聚焦“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電”,引導全社會從日常細節入手,築牢火災防範防線。

國家消防救援局發佈的2024年全國火災統計數據顯示,電氣和生活用火不慎是引發火災的兩大主因,分別佔火災總數的32.4%和21.9%,並且這兩類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比例也位居各類火災前列,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那麼哪些看似習以爲常的行爲可能成爲點燃危險的“導火索”?面對潛在的用火用電風險,我們又該掌握哪些關鍵的安全常識?如何從源頭上強化火災預防?一起來看↓

廚房最易出現用火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家裏最容易出現用火問題的地方,當屬廚房。不少人做飯時習慣中途離開,比如去客廳拿個東西、接個電話,但就是這幾分鐘,鍋裏的油可能會燒得冒煙,甚至突然爆燃。

做飯時“人不離火”是鐵律,哪怕只是短暫離開,也得先把燃氣閥關掉,回來再重新開火。要是遇到油鍋起火,千萬不能用水潑,水和油密度不同,水會沉到油下迅速沸騰,帶着熱油濺開,反而讓火勢擴散。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工程師高凌霜給出專業建議:

油鍋起火時,首先要‌切斷火源,第一時間關閉燃氣閥門或電源開關,阻止火勢蔓延。

緊接着,要沿着鍋邊水平滑上鍋蓋,隔絕氧氣滅火。需要注意的是鍋蓋尺寸需與鍋口匹配且覆蓋後不可立即掀開,也可以用切好的蔬菜倒入鍋內滅火。

此外,要迅速撤走附近的可燃物品,如食用油、紙巾、塑料製品等,防止火勢擴大。

最後,烹飪時避免長時間離開廚房,‌定期清理油煙機,油垢堆積也容易引發火災,建議每半年深度清潔一次。

除了廚房,在家中,陽臺和臥室的火種也得保管好。家裏的打火機、火柴,不要隨手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更不能靠近窗簾、紙箱這些容易燒起來的物品。陽臺和樓道不要堆放雜物,定期清理才能少留隱患。

用電安全的“隱形風險”

相較於用火安全,用電安全的“隱形風險”更容易被忽視,很多問題都源於日常的“不注意”。貴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宣傳處處長何戎通過兩起今年發生的真實案例,揭示了這類疏忽的危害:

今年4月26日,觀山湖區一高層建築發生火災。據事後調查,當時該戶人家使用烘鞋機烘鞋後忘記關閉,且人已外出。烘鞋機長時間工作,溫度過高引發自燃,隨後點燃一旁的牀單、被褥等雜物,導致火災發生。

另一起火災也發生在貴陽市。一個六樓住戶的臥室,因戶主使用吹風機吹頭髮時停電,後來忘記斷開開關和拔下插頭,來電後吹風機過熱引燃衣物及其他物品,最終引發火災。

這些案例都在警示我們:用電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除了要杜絕“忘關開關、不拔插頭” 等習慣,家裏的老舊電器即便外觀完好、功能正常,也建議及時更換——電器老化後內部線路易出現絕緣層破損、銅絲氧化等問題,隨着使用年限增加,短路、過熱起火的風險會顯著升高。

不同類型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是多久?

長期在一線工作的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蜀山供電分公司低壓綜合服務班班長何剛介紹,電器上比較明顯的地方都有一個標籤,即電器大概能用多少年。

電冰箱、微波爐一般是10年;

電視機和空調是8到10年;

洗衣機、儲水式的電熱水器是8年左右;

電飯煲和電壓力鍋屬於常用產品,年限稍微短一些,大概在5年左右。

如果使用的這些電器已經快到年限,電器頻繁出現故障、電源線老化,或者是絕緣層有破損,建議儘量進行更換。

一個插線板插滿電器?警惕這種使用誤區

插線板的使用誤區同樣值得警惕,很多人習慣“一個插線板插滿電器”,但像微波爐和電水壺這類大功率電器,若共用一個插線板,極易因電流過大而跳閘,甚至引發火災。

西寧市消防救援支隊二級指揮長汪文君提醒:

要‌選擇有3C認證、符合新國標的插線板,避免使用萬能插座或劣質產品‌。

嚴禁超額定電流使用,如插線板串接。空調、微波爐等大功率電器需匹配高電流插線板。

日常使用中‌,要避免溼手操作、拽拉電源線,如果發現插頭鬆動或插線板過熱、變形需立即更換。

長期不用時應斷電,插線板周圍禁止覆蓋可燃物‌。

老舊、破損插線板及時更換,定期清理灰塵和污垢,防止短路。

牢記電動自行車充電注意事項

在充電這件事上,也不能存在僥倖心理,尤其是電動自行車充電。今年4月,上海一小區深夜突發火情,一樓樓道里違規充電的電動自行車燃起大火,一對老夫妻盲目開門逃生,被高溫煙氣嚴重燒傷。實驗顯示,如果電動自行車在一樓發生燃燒,二樓煙氣溫度最快79秒就會飆升到126.7℃,497秒能達到1105.9℃,根本來不及逃生。

這再次敲響警鐘:電動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電池絕不能在家中和樓道里充電。銀川市消防救援支隊新聞宣傳處助理員陳雪嬌進一步提醒:

要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的日常檢查維護,防止配件或者線路老化引發火災。

一定要避免電動自行車長時間充電又無人看管的情況,一般控制在8~10個小時左右,在充滿電時,一定要第一時間切斷電源。

電動自行車停放時,千萬不能進樓入戶,特別是不能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這些地方進行停放,一旦發生火災,會嚴重影響人員疏散。

家中電器不慎着火,該如何科學處置?

首先,應當趕緊拔掉電源插頭或關掉總電閘。

切斷電源後,再用乾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千萬別用水澆——水是導體,沒斷電就用水,很可能會觸電。

要是手邊沒有滅火器,也可以用厚重的溼棉被蓋在電器上,同樣能起到滅火作用。

遭遇火災如何正確逃生

當遇到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關乎生命安全。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工程師高凌霜強調,火災逃生要遵循“小火快跑、大火關門,不盲跳、不闖煙”的原則。

火勢小、煙霧少、疏散通道無堵塞時,請沿疏散樓梯彎腰低姿快速逃生,切勿貪戀財物,嚴禁乘坐電梯。

火勢大、煙霧濃或樓梯間着火時,待在家中更安全。請關閉房門,用溼毛巾、溼衣物等堵住門縫,阻擋煙霧進入。

到陽臺、窗口等易被救援人員發現的位置,通過呼喊、揮舞鮮豔衣物等方式呼救,等待救援。同時,請勿盲目跳樓、不試圖穿過高溫濃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