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全國多地山林景色
陸續進入最佳觀賞期
大家徒步登山熱情高漲
然而一些人不去正規景區
而是“另闢蹊徑”攀爬野山
被困遇險
↓↓↓
深秋,北京迎來“紅葉季”。10月25日,2男4女共6名登山愛好者在北京房山一處山野中迷路,手機失聯,43名藍天救援隊員進山搜救。

野山中遍佈斷崖峭壁。圖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當晚,北京房山區發佈大風藍色預警,天氣寒冷,6名被困者有失溫風險,救援隊員整合信息後判斷他們很可能走的是一條賞紅葉的“逃票線路”——通過爬野山進入景區。

山谷低窪處多有水潭,2名救援隊員在尋人過程中不慎掉入,其中一人受傷送醫。圖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搜救一直持續到次日6時,但依舊沒有結果,正當隊員們在山中尋找時,報警的熱心女士告知聯繫上了一名被困者。
隨後,救援隊員通過斷斷續續的信號告知被困者一直沿着河道往山下走,並上山接應。10月26日9時20分,6名被困者與救援隊員會合,精神狀態良好,只有一人腿部受傷,但不影響行走。
經瞭解得知,6名被困者戶外經驗不多,也不熟悉戶外登山軟件的使用,領隊此前只爬過一次附近野山。
救援人員表示,6人只有一個小手電,靠手機輔助照明,因此最後決定不盲目下山,躲進附近山洞。“25日14時左右,他們在山上喫完飯後繼續行進,一開始還能聽到遠處景區的喇叭聲,結果因走錯方向,越走越遠,天黑後徹底迷失方向。”

被困者與救援人員會合。圖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回看6人的被困經過,爬山走“野路”、裝備不專業、準備不充分、缺乏徒步經驗、迷路後不知如何應對等諸多細節導致他們陷入險境。
雖然此次6人成功被營救,但沒有人能保證每一次都能救援成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提升技能與專業知識、不存僥倖心理、不走“野路子”等是所有戶外活動愛好者要面對的課題。
戶外登山前
一定要提前瞭解
山區的路況、天氣等
時刻注意周邊環境
不要涉足未開發的險路
以下登山注意事項
請務必牢記
登山徒步注意事項
1.提前瞭解目的地的天氣狀況,若天氣不穩定,則避免出行。
2.注意塌方落石、泥石流、滑坡、雪崩與路肩塌陷等警示標識。
3.警惕“野景點”,儘量選擇成熟、有規劃的露營地、景點,不要前往野外未經開發的景點。
4.戶外活動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5.不知深淺的水域不要下去游泳,很容易發生溺水事故。
6.迷失方向時不要驚慌,及時報警或撥打求救電話等待救援。
7.遠離不明昆蟲,做好防護,進入草木茂密的樹林應穿長袖長褲紮緊褲腳袖口,一旦被不明昆蟲叮咬,應儘快就醫。
8.不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上山,不在林區吸菸,不非法野外使用明火。
遇險時如果沒有信號應如何求救?
1.煙火信號求救:生三堆火是國際通用的受困信號。生三堆火,使之圍成三角形,燃燒的火焰可以發出求救信號,也能防動物的襲擊。
2.燈光信號求救:夜間使用手電筒或閃光燈向飛機或遠處可能有人的地方發出求救信號。燈光求救方式爲“三短+三長+三短”。
3.沿途做好標記:一方面可以讓救援人員發現,另一方面在自己返回時,不至於迷路。
戶外活動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避免意外發生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