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以爲只有女性纔會得乳腺癌,但其實男性同樣也會得乳腺癌。寧波市臨牀病理診斷中心乳腺病理亞專科賈秀鵬主任醫師表示,由於大多數人以爲男性不會得乳腺癌,病情容易被耽誤,就診時已發展到晚期的佔比較高,預後情況通常也要比女性差。
男性乳腺癌患者
就診前常有拖延史
今年9月份,賈秀鵬就診斷了一名51歲男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在體檢B超時,被發現乳頭後方有一個20mm×6mm低迴聲,經磁共振複查,診斷爲乳頭後方結節伴鈣化。手術標本被送到中心,最終被確診爲乳腺癌。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這名患者就有過一次右側乳腺乳頭溢血。”賈秀鵬說,但由於沒有明顯脹痛,也沒有皮膚紅腫和糜爛等症狀,患者沒有引起重視,更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賈秀鵬印象頗深的還有一名70歲左右患者,5年前已經發現自己乳腺長了一個核桃大小的結節,一直沒當回事,也是在體檢時發現異常,醫生建議住院手術治療。雖然手術較爲成功,但因爲拖延時間較長,患者腫瘤分期爲T3,已轉移至淋巴結。
以爲不會得乳腺癌
死亡率卻比女性高19%
爲什麼男性也會得乳腺癌?賈秀鵬說,男性乳腺組織學主要由乳腺導管和纖維脂肪構成,只是沒有女性特有的小葉結構,但是有乳腺組織,這些上皮細胞在激素失衡、遺傳基因突變等因素驅動下就有可能發生癌變。總體來說,男性乳腺癌確實比較少見,約佔所有乳腺癌的1%。
“但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確診時腫瘤分期更晚,預後通常也要比女性差。”賈秀鵬說,這主要是男性認知缺失導致的疏忽,大多數人以爲男性不會患乳腺癌,體檢時也從不檢查乳腺,即便有了乳腺腫塊等發病跡象,大多也不以爲然,等到疼痛、乳頭回縮、出血、皮膚潰爛等症狀出現時,已經是晚期。因此,男性一旦確診乳腺癌,發生轉移的概率也較大。據《柳葉刀腫瘤學》數據,男性患乳腺癌的死亡率也要比女性高出19%。
男性出現這些症狀要引起重視
作爲經驗豐富的乳腺亞專科專家,賈秀鵬根據男性乳腺癌常見病因,爲高危人羣進行了畫像,如果男性朋友符合以下多個選項,就要提高警惕了:
年齡在60歲以上;
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風險增加2倍-3倍);
長期接觸電離輻射者;
肥胖(BMI>30風險增加2倍);
慢性肝病/睾丸疾病患者(雌激素代謝異常);
BRCA基因突變攜帶者(風險提升100倍)。
此外,如果男性發現乳房部位有可觸及的腫塊或有腫脹感,乳房表面皮膚凹陷和起皺,乳頭髮生內陷,乳頭大小出現異常,或乳頭溢血、溢液等情況,應馬上到醫院就診檢查。
男性患者家族高危人羣會更多
據寧波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乳腺疾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唐魯兵主任醫師介紹,男性乳腺癌的發生,除了大家熟知的壓力、情緒等因素外,跟血液中雌激素升高也有一定關係,還有就是接觸化學物品、電離輻射等職業暴露因素。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就是基因突變,特別是BRCA基因突變。唐魯兵主任醫師介紹說,15%到20%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中,都可查出這種BRCA突變基因。
因爲基因突變,乳腺癌患者都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在所有的乳腺癌中,約5%-10%的患者具有家族遺傳的特點,比如母親和女兒、姐姐和妹妹可能同時患有乳腺癌,業內稱爲遺傳性乳腺癌。絕大多數遺傳性乳腺癌具有BRCA基因突變,有BRCA基因突變的人羣,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高達70%。男性乳腺癌發病率雖然非常低,但如果家族中有一個男性乳腺癌患者,那麼有血緣關係的一二級女性親屬,都屬於高危人羣。這也是爲什麼乳腺腫瘤的大夫都有點“怕”男性乳腺癌患者,因爲發現這一個,後面有一家子高危人羣。
因此,一旦家族有這種乳腺癌患病史的,最好要定期進行乳腺的檢查。唐魯兵主任醫師提醒說,最好從年輕時就開始篩查,25歲前B超檢查,確認是否有乳房腫塊,25歲以後鉬靶檢查比較好,必要時穿刺或者活檢。
來源: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