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癌,由於其早期診斷率低、死亡率高、容易擴散轉移、難治療等特點,被稱爲“癌王”,它就是——胰腺癌。
胰腺疾病和飲食結構有很大關係,改掉這些壞習慣,避免高脂、高蛋白、高糖飲食,戒菸戒酒,或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患病概率。
胰腺癌4大危險因素
在人體消化系統中,胰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既是“血糖調控師”,又是“消化主力軍”。胰腺的病變往往難以被及時察覺,胰腺癌早期診斷率僅5%。
因此,注意以下4種能引起胰腺癌的危險因素,尤爲重要。
慢性胰腺炎
與急性胰腺炎(多因暴飲暴食誘發,與胰腺癌關聯較弱)不同,慢性胰腺炎是明確的癌前病變。
常見誘因包括長期飲酒(導致胰腺纖維化)、胰管結石(類似膽囊結石,易引發長期炎症)等。
胰腺病變
雖然胰腺上的大部分病變都是惡性病變,但也有部分病變屬於良性病變,比如腺瘤、囊腺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良性病變也有可能會發展爲惡性疾病。需要定期進行影像學複查,積極干預,防止其變爲惡性胰腺癌。
吸菸、飲酒
飲酒:可引發酒精性胰腺炎。
吸菸:可導致血管病變及慢性胰腺炎反覆發作。
高脂飲食
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攝入熱量過多,容易引起胰腺癌發生。
此外,糖尿病病史超過5年、家族有胰腺癌病史也屬於高風險人羣,應每年進行一次胰腺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潛在病變。
警惕這些表現
可能是胰腺癌信號
早發現、早診斷是提高胰腺癌治療效果的唯一希望。當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時,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1.腹部脹痛、腰背部隱痛
食慾明顯下降(原本胃口好,近期卻對食物失去興趣);
上腹部或後背持續性隱痛、脹痛(與飲食時間無關,且休息後不緩解);
進食後不適感加重。
2.體重急劇下降
胰腺癌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明顯的體重減輕,通常一個月內體重下降5~10斤,甚至更多。這種“不明原因的消瘦”是腫瘤消耗能量的典型表現,需高度警惕。
3.血糖突然升高
胰腺分泌胰島素調控血糖,若胰腺出現腫瘤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患者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血糖升高。尤其是無糖尿病的人羣,若發現血糖值異常波動,需排查胰腺問題。
4.黃疸
當胰頭腫瘤壓迫膽管時,膽汁排泄受阻,可導致皮膚、鞏膜黃染(黃疸)。因此,若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黃疸,需優先排除胰腺病變。
遠離胰腺癌
做好這四件事
▶保持健康飲食
胰腺疾病和飲食結構有很大關係,要避免長期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厚重食物”,控制糖分與酒精攝入。
清淡、均衡的飲食有助於減少胰腺負擔,降低炎症風險。
▶管控健康指標
體重維持在健康範圍,定期監測血脂水平,避免高脂血症(血脂過高易引發胰腺炎,進而增加癌變風險)。
▶做好血糖監測
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
▶堅持適度運動
日常保持規律鍛鍊(如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不僅可以維持正常體重、改善代謝功能,還能保護胰腺健康。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綜合CCTV生活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