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治百病、高額回報……老年消費注意規避“五個陷阱”

今天是重陽節,爲幫助廣大老年消費者有效規避消費風險,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老年朋友們日常消費須防“五個陷阱”。

01

保健食品選購需理性

切勿將保健食品替代藥品用於治療疾病。購買時,應認準“藍帽子”標誌和批准文號,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瞭解適宜人羣和功能聲稱。不輕信所謂的“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體驗”等活動中進行的誇大、虛假宣傳,不盲目購買聲稱具有“神奇療效包治百病”的產品。不盲目參加“私域直播”。

02

金融理財投資要謹慎

不輕信“高額回報”“保本保息”等不實承諾,警惕針對老年人的非法集資、養老項目投資騙局。購買理財產品前,應充分了解產品性質、資金投向、風險等級及合同條款,確保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相匹配。大額投資務必與家人商議,必要時諮詢專業機構意見。

03

養老項目服務細甄別

選擇養老機構或養老服務時,應實地考察機構資質、硬件設施、服務水平和運營狀況。簽訂服務合同時,務必仔細審閱合同條款,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特別是費用標準、服務內容、退費條件等關鍵信息。警惕以“預付費”“辦卡優惠”等名義收取高額費用的行爲。

04

旅遊服務參團防套路

選擇旅行社時,確認其具備合法資質,勿貪圖便宜參加“低價團”或“免費遊”。簽訂旅遊合同時,明確行程安排、住宿餐飲標準、交通方式、自費項目及違約責任等。旅途中理性購物,避免在導遊推薦的購物點衝動消費,購買貴重物品需三思。

05

電信網絡詐騙嚴防範

不輕易泄露個人身份證、銀行卡、手機驗證碼等敏感信息。不輕信陌生來電、短信及網絡鏈接,特別是涉及中獎、賬戶安全、涉嫌違法等內容。接到自稱公檢法或客服的電話,務必通過官方渠道覈實。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老年朋友,在消費過程中注意索要並妥善保管發票、收據、合同、宣傳材料等憑證。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首先與經營者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可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向消協組織投訴,或撥打12315熱線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總檯央視記者 王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