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維和英雄勇救跳橋女孩,12年間他救了6個人

導讀

12年間他救了6個人,其中一次他的腳踝意外粉碎性骨折,送醫途中他咬着毛巾忍耐鑽心疼痛,10小時的路程過後是一口碎毛巾。

他叫王立軍,51歲的山東大漢,是大連黑馬救援雙臺溝救援站負責人,退役十年的他仍愛着部隊,還是喜歡穿着迷彩服,腳蹬戰術靴……

王立軍總喜歡說:“我是維和勇士,我還是年輕人”。

中秋夜,“不守信用”的爸爸

就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本是闔家歡樂的日子,但這個漢子對妻兒爽約了…

歸家途中他發現一個女孩跳橋,他駕車返回衝了上去,左手拽住女孩,右手摟着女孩脖子,硬生生把女孩從空中拽了上來,還把女孩送回家。

待到王立軍歸家時已是深夜,13歲的兒子委屈抱怨:“爸爸你說好的今天給我和媽媽做最愛喫的紅燒肉和海腸餃子,你怎麼不守信用啊?”王立軍妻子說:“你看這都渾身溼透了,你怎麼還這麼開心?”王立軍說:“我今天做了一個好事,獎勵我自己喝三瓶啤酒。”“剛纔我救了個小姑娘啊,救個小孩兒沒費多少勁”。

王立軍重回救人地。

王立軍對記者說:“其實我哪敢告訴他們真相,幾分鐘裏女孩幾次掙脫跳橋,我都差點被拖下去,最後我癱坐在地上動都動不了。我要是告訴他們,他們都嚇死了”。

不是我拽你上來,就是你把我拖下去

10月6日,中秋之夜,傍晚6點,王立軍正駕車趕往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平路與家人團聚。途經土羊高速長城高速口前行500米高架橋時,他敏銳發現護欄外有黑影晃動,憑藉25年軍旅生涯練就的直覺,他立即在前方安全區域調頭返回。

高架橋上,王立軍趕到附近,看到護欄外是一名十四五歲的少女,神情恍惚,腳下是不足10釐米寬的水泥臺,女孩作勢欲跳,王立軍來不及多想,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右手牢牢抓住女孩的手臂並大喊:“你要幹什麼!”女孩見狀突然向外撲去,巨大的下墜力瞬間將王立軍上半身也帶出了護欄。

王立軍左手死死抓住女孩的右臂,右手緊緊摟住她的脖頸,全身發力,硬生生將她拉回了安全區域。

拉住女孩後往下看時,王立軍纔看清橋下是約二十幾米高的橋墩,橋墩下方是冷硬的水泥地面與鐵軌。

王立軍對記者說:“我當時想的就是,我死也不撒手,要不就是我拽你上來,要不就是你把我拖下去。”“這是我救人最驚險的一次,女孩使勁掙脫我,我拽她上來,她又衝下去,她本身的重量加上掙扎的力量疊加,我真的有點喫不消了”。幾番掙扎,女孩終於情緒穩定下來,王立軍也癱坐在地上,渾身被汗水溼透,心跳得厲害。

開導女孩:你看看叔叔的這條腿

女孩被拉回安全區後,站在地上不停哭泣。王立軍蹲下身子,詢問她的家庭情況。女孩斷斷續續地說,自己因家庭變故情緒低落,中秋之夜一時想不開。女孩的手機早已沒電關機,身上也沒有其他聯繫方式。

王立軍耐心安撫女孩情緒,用自己的經歷開導她:“你看叔叔這條腿,當初斷成三截,腳都朝後了。你要是真跳下去,不死也殘,往後的人生該怎麼辦?”爲了讓女孩相信,他捲起褲腿,露出曾經受傷的左腿,那是2018年在燕窩嶺救援時留下的傷痕——粉碎性骨折斷了三截,經過兩次手術,埋下兩塊鋼板、十七根鋼釘,縫合了上百針。

12年間,王立軍救了6個人。 記者 張宇 攝

“小姑娘,今天要不是我玩兒命的把你拉上來,你跳下去,輕則呢,就像我的腿,你這雙腿都都得這樣式,疼就能疼死”。在王立軍耐心勸導下,女孩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王立軍得知女孩竟與他同村,便決定將她送回家。夜色漸濃,山路崎嶇難行。王立軍駕車行駛了5公里,小心翼翼地通過複雜路段,當車停在女孩姥姥姥爺家門口時,兩位老人正焦急地等待外孫女回家喫餃子。

女孩在車上請求不要將事發經過告訴家人,王立軍雖口頭應下,但臨別時還是忍不住提醒老人,放假期間別讓孩子獨自外出:“今晚我若是晚到10秒,孩子就喫不上這頓餃子了。”老人聞言頓時明白過來,眼眶泛紅,連連向王立軍道謝。

事後王立軍得知,他救起的女孩剛剛在學校考試中數學成績年級第一,10月13日,獲救女孩的母親通過微信向王立軍致謝:“這份恩情我們全家永遠不會忘,您救了我們全家。沒有您,(我的)姑娘沒了,我現在也已不在人世了。”

這不是王立軍第一次救人

2013年夏天,一對年輕男女駕駛小艇出海遭遇風浪翻艇,休假期間的王立軍立即駕艇搜救,將一名女子救上岸。

2016年10月的一個夜晚,剛離開部隊不久的王立軍遇到一起緊急的海上事故。兩名釣客在大黑石二砣子島前不慎落水,當時海面風大浪急,他們的船隻早已被巨浪吞沒,在冰冷的海水中浸泡了四個多小時後,兩人的體力已接近極限,呼救聲也越來越微弱。危急時刻,王立軍毫不猶豫地駕艇出海,頂着洶湧的海浪展開救援。憑藉豐富的海上經驗和冷靜的判斷力,他成功將兩名奄奄一息的釣客拉上船,並迅速將他們帶回岸邊。

2018年,在燕窩嶺挽救一對跳崖夫妻時,王立軍左腿腳踝不慎別進石縫,造成粉碎性骨折。儘管疼痛難忍,他卻從未後悔。

王立軍的傷腿,2018年受傷後,時至今日黑色疤痕仍不時發炎。 記者 張宇 攝

記者問王立軍:“救人時腳踝粉碎性骨折,你當時害怕嗎?”王立軍這樣說:“哪有心害怕,當時就是疼,要疼死了,大連的醫院建議去北京手術,打了一針止疼針帶了幾片止疼片,戰友拉着我連夜去北京,十個小時的路程,我嘴裏咬着一條毛巾強忍疼痛,到了北京嘴裏都是毛巾碎片。”“手術做了五個小時,傷情恢復了一年纔好,怕以後殘疾,家人把輪椅和拐都買好了。”王立軍把腿傷給記者看,指着小腿肚一塊黑疤說:“這個地方現在還是經常發炎。”

忠厚傳家遠 一副春聯敘家風

1974年,王立軍出生于山東省濰坊市。1992年,他來到大連參軍,2004年底,王立軍通過嚴格選拔,成爲全國275名赴利比里亞執行維和任務的軍人之一。聯合國駐利比里亞武裝部隊總司令奧維尼比中將親自授予他“維和勇士”勳章。

當年執行維和任務的王立軍(右一)。

25年軍旅生涯中,王立軍共榮獲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2016年,爲照顧家庭,他從旅順野戰部隊副團長崗位退役,但軍人的本色從未改變。

“這幾天,救人的事傳開後,戰友和老領導有表揚我的,也有責怪我的,責怪我差一點就回不來了”,王立軍接受採訪時還接到了微信老家羣裏的問候:“向英雄學習!”

“你救人的行爲,受誰的影響最大?”“我爹,我爹是全國學雷鋒標兵,在我們家但行善事是有傳統的,我爹雖然跟着我到大連生活了,但是一到我們老家去,說他的名字不一定有人知道,你一說活雷鋒都知道。”

王立軍記得,村裏有兩個五保戶,爸爸每天都得給他倆挑水,一挑就是十幾二十年。王立軍的爺爺叫王傳善,爸爸叫王心孝,叔叔叫王心愛,從家人的名字就能看出家風傳承。

打王立軍記事起,每年都是爸爸寫春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這副對聯就一直沒換過內容,現在王立軍每年過年也是用這副對聯,教育自己的兒子。

救人的喜悅盡在一碗喜面

“要不是您,我估計現在也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我對您的感激之情,你是我們全家的恩人”。10月12日,女孩的媽媽通過微信向女兒的救命恩人王立軍表達感恩之情。

10月17日,女孩的媽媽帶着家人找到王立軍再次表示感謝。王立軍特意準備了軍用迷彩揹包送給女孩,希望女孩好好學習報效國家,以後像軍人一樣堅強。

王立軍對記者表示:“我感覺女孩特別優秀,我還沒有女兒,以後我就當她是自己的女兒,生活上盡力照顧她,不僅要救她的生命,還要救她的心。”

記者問王立軍:“每次救人,心情平靜後,會做些什麼?”王立軍想了想回答:“在大連有個習俗,遇到高興的事就喫碗喜面,我也是和家人一起喫碗喜面。”“之前幾次救人,我都沒有往外說,親朋知道就行了,這次好些戰友對我說,你救了這麼多人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我覺得報道出去,帶動更多的人和我一樣救人也挺好的。”

對話:我要幫助別人,爲大連增光

遼瀋晚報記者:你想對獲救的人說些什麼?

王立軍:我們要學會珍愛生命。

遼瀋晚報記者:你受到過別人的幫助嗎?

王立軍:1994年執行任務,從辛寨子坐公交車,上車後發現身無分文(沒帶錢),非常尷尬,一位大連本地的女士幫我交了五毛錢車費,我非常感動,所以我也要幫助別人,爲大連增光。

來源:遼瀋晚報 記者 張宇 陳浩;圖片除署名外由受訪者提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