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打謠|當謠言來襲,網警教你怎麼辦!

網絡謠言或關乎明星隱私,或涉及民生百態,總能輕易吸引大衆的眼球,迅速擴散開來。謠言不僅擾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還攪亂了網絡環境這汪清水。那面對這些無孔不入的謠言,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

謠言的“殺傷力”不容小覷

謠言就像一把鋒利的刀,不僅破壞網絡生態,嚴重時甚至出現矛盾衝突從線上向線下蔓延,不利於社會穩定,比較典型的是,每當熱點輿情在網上發酵,大量的謠言便會伺機散佈,誤導公衆,加劇社會恐慌。一些自媒體和營銷號借熱點事件故意挑起爭議性話題,煽動網民情緒,稍有不慎便會引發過激行爲。

謠言從何而來?

其實,謠言的產生,離不開下面這幾個關鍵因素。

(一)信息的“灰色地帶”

一些大V爲蹭流量,發佈涉“熱點事件”所謂真相,經過大量網民轉發評論並形成大規模輿情。在這種信息缺失的情況下,謠言就像野草一樣,在這片“灰色地帶”迅速生長。因爲人們總是對未知充滿恐懼,急需獲取信息來消除內心的不安,而謠言正好利用了這一點,乘虛而入,填補大家的信息空白。

(二)“獵奇心理”作用

除了信息的問題,一些獵奇心態,也在推動謠言的傳播。越是稀奇古怪、聳人聽聞的謠言,就越容易引起興趣 。就是因爲這種獵奇心理在作祟,想通過傳播這些謠言,來吸引別人的關注。

(三)利益的“誘惑陷阱”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故意製造謠言,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一些自媒體,爲了吸引流量、賺取點擊量,不惜編造謠言,製造熱點話題,全然不顧自己的行爲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練就“火眼金睛”,識破謠言套路

既然謠言危害這麼大,那我們該怎麼識別它呢?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小竅門,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謠言就難逃我們的眼睛。

(一)“三無”特徵:無來源、無邏輯、無證據

在判斷一條信息是不是謠言時,我們可以從信息來源、邏輯、證據這幾個關鍵方面入手。首先,看信息來源是否明確可靠。當一條信息來源不明,那就要多留個心眼。其次,仔細琢磨信息的邏輯是否合理。有些謠言,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漏洞百出。最後,查看有沒有確鑿的證據支撐。沒有證據或者證據模糊不清、來源不明的信息,大概率是謠言。

(二)官方“認證”:權威渠道最可靠

除了從信息本身找破綻,我們還可以藉助權威渠道來覈實信息。當看到一些不確定的消息時,不要盲目相信,而是要主動去官方網站、政府部門發佈的公告、主流媒體報道等權威渠道查證。養成從權威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能幫我們有效避開很多謠言陷阱。

面對謠言,我們都是“戰士”

打擊網絡謠言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都是這場戰爭的參與者。面對謠言,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而要做“戰士”,從自律和他律兩個方面,積極行動起來,堅決抵制謠言。

(一)自律:拒絕成爲謠言“傳聲筒”

自律是抵制謠言的第一道防線。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在看到一條消息時,不要盲目跟風,被情緒左右,而是要先冷靜思考,運用之前提到的方法,判斷這條消息的真假。比如,在瀏覽社交媒體時,看到一些誇張的標題,先別急着轉發,多去查查信息來源,看看有沒有可靠的證據。要是發現是謠言,不僅自己不傳播,還要及時在評論區提醒其他人。只有每個人都從自身做起,拒絕成爲謠言的“傳聲筒”,纔能有效遏制謠言的傳播。

(二)他律:讓謠言“無處遁形”

除了自律,他律也非常重要。現在,很多平臺都設有舉報渠道,當我們發現有謠言在網絡上傳播時,要毫不猶豫地點擊舉報按鈕,向平臺反饋。我們還要鼓勵身邊的人一起參與到抵制謠言的行動中來,共同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和社會環境。

讓真相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

謠言,就像黑暗裏的毒瘤,侵蝕着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破壞個人名譽、擾亂社會秩序、動搖公衆信任。但我們不能任由它肆虐,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不信謠、不傳謠,積極舉報謠言,讓謠言在我們的抵制下,無處遁形。

讓我們攜手並肩,用理性和智慧,爲自己、爲他人,築起一道堅固的謠言防護牆,讓真相的陽光,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共同營造一個真實、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

素材 | 浙江網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