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近視人羣有過這樣的感覺:摘下眼鏡後,不僅看不清東西,甚至也聽不清別人說話了。
視力下降的同時,聽力也會受到影響嗎?《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解讀,並給近視人羣一份護眼攻略。
受訪專家
航空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汪春暉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王華
爲什麼摘了眼鏡會聽不清
首先我們要了解人是如何看到物體、聽到聲音的。
如何看到物體
外界環境中的物體發出光線,經過眼睛的屈光系統折射,成像在視網膜上;再通過視覺傳導通路傳遞到大腦視皮層,通過視覺中樞分析處理視覺信號,使我們看見物體。
如何聽見聲音
物體振動產生聲波,聲波被人的耳廓收集,進入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動,經過三塊聽小骨(錘骨、砧骨和鐙骨)放大鼓膜的振動傳遞到內耳,導致內耳中耳蝸內的淋巴液振動。
淋巴液下方有成千上萬個毛細胞,毛細胞受刺激後將機械振動轉化爲電信號,電信號再經過聽覺傳導通路傳遞到大腦,大腦對其進行處理和分析,最終使人聽見聲音。
視覺和聽覺是人類在感知外界信息時最爲重要的兩個通道,共同構建了我們的感知基礎。在上述生理過程中,通過視覺獲得信息的佔比約85%,聽覺信息的佔比只有10%。
現實中,視覺與聽覺功能總是在進行着交互作用,當視覺信息傳入減少或者受阻時,會降低大腦的聽覺信息處理能力,進而產生“聽力下降”的感受。
近視的人在摘下眼鏡後,因爲無法清楚判斷對方的口型,同時又無法清晰捕獲對方的微表情、手勢、肢體語言等,大腦得到的語言信息與視覺信息都不準確,僅通過耳朵獲取外界刺激信息,從而感到聽力有所下降。
與之相反的是視覺障礙者(盲人),雖然視覺通道受阻,但他們通過感覺補償,反而擁有更敏感的聽覺、觸覺、嗅覺。
眼鏡可以時摘時戴嗎?
近視的人看物體,離眼越近,睫狀肌的調節作用就越強,長期如此容易引起視疲勞,導致近視度數加深。因此,佩戴合適的眼鏡不僅能提高視力,還能減輕視疲勞。
有些人覺得眼鏡應該一整天戴着,經常摘下看東西會加深近視;也有人認爲看書、玩手機等能看清的情況下,摘下眼鏡比較好。
其實,無論是哪種習慣,只要自己的眼睛舒服、不累就可以,沒有嚴格界定。
以下幾類人羣,建議不要隨便摘眼鏡: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特別是超過1000度的超高度近視,還是要長期佩戴眼鏡。高度近視患者眼軸拉長,如果視力不矯正,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變,如視網膜開裂脫落、視網膜血管病和眼底營養障礙等。
兒童近視超過50度就應該佩戴眼鏡,而且不建議經常摘下來。
對於成年近視眼患者來說,如果要一直看遠處的東西,也最好佩戴眼鏡。
中老年人眼睛調節能力下降,可能會出現老花眼,看近處須摘下近視鏡才能看清,可以遵循舒適、清晰、眼睛不累的原則。
不同近視程度的護眼提醒
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才能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看得持久。不同近視程度的人羣,護眼方法也有所差別。
不近視的兒童青少年
兒童青少年正處於成長髮育期,也是防止近視的關鍵期,建議生活中做到下面幾點:
注意給眼睛放鬆時間,每學習45分鐘就休息10~15分鐘;
休息日最好走出家門,多在陽光的照射下進行戶外運動;
空閒時儘量避免或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即便使用也要保持用眼距離;
甜食會導致近視加深,最好少喫,建議多攝入藍莓等新鮮果蔬。
低中度近視人羣
已經近視,但尚未發展爲高度近視的人,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多讓眼睛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不要長時間盯着屏幕,每隔45分鐘左右應起身活動一會兒、多看綠色植物或遠眺。
驗光不準、鏡片度數和實際度數不符,會讓近視發展得更快。建議成年人一年半到兩年換一次近視鏡;青少年時期用眼較多,最好要3個月到半年更換一次。
高度近視人羣
超過600度,且眼軸變長,超過26毫米的近視,稱爲高度近視。
有高度近視的人,應避免可能發生眼部碰撞及增加眼壓的劇烈運動,如籃球、足球、拳擊、跳水、坐過山車、蹦極等。
最好每半年做一次檢查,遇到眼前有黑影、出現閃光感或視力下降時,必須儘快就醫,檢查視網膜是否有裂孔、脫離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