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在人工智能(AI)已經深入到社會各方面的當下,外界對於AI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依然保持高度警惕。近日駐韓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泰勒公開承認,他在使用美國AI巨頭OpenAI公司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來完善其決策過程,引起全球的高度關注。
《印度時報》20日稱,泰勒作爲美國陸軍高級將領在美國陸軍協會會議上透露,他一直在使用ChatGPT來完善他的決策過程。這是美國高級軍官對利用商業AI工具執行領導任務的最直接承認之一。泰勒在該會議上描述瞭如何探索使用ChatGPT以增強他的指揮能力,“ChatGPT和我最近變得非常親密”。泰勒說,他正在利用這項技術來探索如何作出軍事和個人決策,這些決定不僅影響到他自己,還影響到他監督的數千名士兵。雖然這項技術很有用,但他承認,跟上如此快速發展的技術的步伐是一項持久的挑戰。“作爲一名指揮官,我想作出更好的決定,”該將軍分享道,“我想確保我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決定,讓我獲得優勢。”
儘管他拒絕透露使用的具體細節,但強調使用該工具來構建分析模型,並培訓下屬作出更有效的決策。泰勒還補充說,他正在探索AI如何支持他的決策過程——不是在戰鬥情況下,而是在管理日常領導事務方面,“AI及時的幫助提供了關鍵優勢”。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泰勒此舉是五角大樓推動將AI整合到軍事行動中的更廣泛行爲中的一部分。2023年8月,五角大樓宣佈正式成立生成式AI工作組,該工作組被命名爲“利馬”,希望在分析和集成整個國防部的生成式AI工具(包括大語言模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該工作組在美國國防部首席數字和人工智能辦公室的領導下工作,負責評估、同步和應用整個國防部的生成式AI功能,確保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保持在尖端技術的最前沿。
據報道,目前美軍已經將AI用於戰鬥模擬測試,在美國空軍和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一項實驗中,AI負責駕駛使用一架改裝的F-16戰鬥機。2024年,這架AI控制的戰鬥機與人類飛行員駕駛的戰鬥機進行了模擬空戰,其距離有人駕駛的飛機最近時只有2000英尺(約合610米),但美國空軍沒有透露這次空戰的勝負。其他AI程序被五角大樓用來篩選衛星數據、跟蹤後勤和簡化外地單位的行政文書工作。特別是在俄烏衝突中,爲處理海量的衛星照片,美軍特別開發了專用的AI程序。此外,美國陸軍特種作戰部隊也採用了類似的工具來減輕他們所謂的工作人員“認知負擔”——使用人工智能起草報告、處理任務數據和大規模分析情報。
美國《紐約郵報》稱,五角大樓認爲AI驅動的系統是更快處理數據和實現精確定位的關鍵,未來的衝突可能會以“機器速度”展開,只有能夠作出超出人類能力的瞬間決定才能掌控戰局。時任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去年警告說,隨着高度自動化、高度自主的殺傷鏈的發展,“產生影響的響應時間非常短”,而未能適應的指揮官“將無法在下一個戰場上生存下來”。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OpenAI在內的AI巨頭也在與五角大樓展開合作,如與網絡安全相關的項目,用於幫助分析人員解讀數據或編寫代碼。今年6月,五角大樓宣佈與OpenAI簽訂價值2億美元的防務合同,用於開發人工智能工具以應對關鍵的國家安全挑戰,相關技術將幫助美國軍事和情報人員在高壓情況下作出更快、更準確的決策。
國際社會已經對AI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缺乏相應監管帶來的風險感到擔憂。相比AI在這些軍事輔助工作或戰術層面的應用,外界對於美軍將AI用於戰略決策方面的趨勢更爲警惕。美軍聯合參謀部AI項目負責人比安卡·赫洛裏在4月的一次活動中表示,“AI可以顯著增強聯合參謀部整合和分析全球軍事行動的能力,最終實現更好、更快的決策。”但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會帶來問題,尤其是在指揮層的決策中。五角大樓敦促部隊和領導人探索這些工具時保持謹慎,並警告說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會泄露敏感數據。如果沒有經過充分的培訓,AI還可能產生具有嚴重缺陷的答案,即所謂“AI幻覺”問題。如果指揮官使用它來爲某些高風險決策提供信息,可能會帶來風險,甚至導致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