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空軍在成立76週年之際,推出的主題微電影——《夢遠》,微電影一經發布就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片中展示了多型戰鬥機、直升機、地空導彈、雷達等主戰裝備;殲-20戰機導彈發射瞬間氣場全開;“玄龍”升空,有人戰機與無人戰機協同作戰畫面首次亮相等,場面相當硬核。
人民空軍主題微電影《夢遠》
都有哪些看點?
從“空中拼刺刀”到“長劍封喉”
影片中,殲-20飛機打開主彈艙發射導彈,背後展示的是中國空軍超視距空戰能力。超視距空戰講究三個“先”,“先敵發現、先敵發射、先敵摧毀”。回想人民空軍成立之初,在抗美援朝期間,先輩們憑着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和敵人“空中拼刺刀”,幾百米的射擊距離,飛行員需要在空中目視搜索目標,甚至抵近敵機200米以內開炮,很有可能發生碰撞或被擊毀的敵機殘骸撞擊,比拼的是精神、膽量與技術。而如今,我們已經具備在幾百公里外進行超視距空戰,直搗黃龍、一劍封喉的能力,不但“劍法過人”更是“長劍過人”。

多型主戰裝備組合出現
多型主戰裝備組合出現,展示中國空軍體系化作戰能力。片中展示的多型戰鬥機、直升機、地空導彈、雷達等主戰裝備,折射出“十四五”期間空軍主戰裝備從“平臺”到“體系”的轉型跨越,也是空軍現代化建設的最新成果。從“全球首款雙座5代戰鬥機”殲-20S亮相閱兵場,到片尾驚鴻一瞥的“新傢伙”,中國空軍已經實現武器裝備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過程,同時也蘊含了中國空軍對未來體系化空中戰的新探索。

多型有人無人戰機協同作戰
影片首次公開殲-16、殲-20與新型無人機攻擊-11組成編隊執行任務的畫面,這說明空軍已具備多型有人、無人戰機協同作戰的能力。

專家解讀
新型無人機“攻擊-11”性能如何?
微電影中新型無人機“攻擊-11”霸氣登場,這也是有人、無人戰機協同畫面首次亮相。
軍事評論員 宋心之:攻擊-11從外形來看,它採用無垂尾飛翼佈局,這樣全方向的隱身性能就會更好,這種氣動佈局適合亞音速飛行,適合遠航。整個飛機就是一個機翼,它的機翼面積比例是非常大的,這樣就有利於起飛降落,這幾項性能可能就說明了無人攻擊機未來發展強調和關注的一些重要性能。中國的航空科技人員對於這個技術難點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突破成果,這一點是我們感覺非常爲之自豪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