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 張薌逸
10月份是樓市交易的傳統旺季。本月以來,全國超20地推出支持舉措,從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推進“好房子”建設、發放購房補貼等角度發力,助力“銀十”期間住房需求的釋放,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方面,支持房貸“商轉公”成爲多地政策發力的重點。例如,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10月21日發佈的《廣州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持續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支持繳存人在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進一步優化租房提取政策措施,實施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成都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則於10月15日發佈《成都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修訂)》,進一步擴大“商轉公”政策受益範圍,明確符合條件的異地繳存人也可申請辦理“商轉公”貸款業務。
此外,在構建房地產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好房子”建設也成爲了各地重要的政策方向。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10月24日發佈《關於優化我市“好房子”規劃建設管理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勵居住小區建設下沉空間、提升小區附屬公共設施防風防洪能力、鼓勵設置高品質住宅陽臺等17條舉措,着力解決海口當前住宅規劃管理中存在的空間利用單一、氣候適應性不足、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推動住宅小區品質提升。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則於10月16日發佈《青島市“好房子”建設標準體系(徵求意見稿)》,擬爲“好房子”建設搭建起基礎性標準體系框架,通過系統性、科學化的技術規範與政策引導,推動青島市住房建設向更高品質邁進。
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認爲,未來各地“好房子”建設標準、規範計容規則等政策有望加快完善,通過高品質住房供應放量,激發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
另外,爲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提振消費市場活力,各地還積極發放購房補貼。例如,在杭州市,蕭山區、富陽區、臨安區等地近日開展“購房+消費券”活動,對在規定期限內購買參與項目新建商品房項目住宅的活動對象,每套發放10萬元消費券。
“採取有力措施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依然是各地四季度要堅持的工作,尤其是要立足於‘一城一策’,對政策進行更精準的落實和消化。”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從大方向看,房地產市場向好的趨勢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