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信號。
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同比降幅繼續收窄,新房價格同比上漲城市數量增加。其中,北京新房價格環比由降轉漲,二手房價同環比降幅均有收窄。上海、杭州新房價格同環比漲幅居前。
業內人士認爲,房地產市場向好的趨勢不變,有部分城市已率先進入止跌回穩的新發展階段。各線城市房價同比指標在改善是積極信號,意味着短期看雖然市場在調整,但市場回穩的基礎更加牢固。隨着去年四季度低基數效應顯現,疊加政策效果持續釋放,預計10—12月各線城市房價同比降幅有望進一步收窄,一線城市甚至可能實現由負轉正。
房價同比降幅繼續收窄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同比降幅繼續呈收窄態勢。
數據顯示,9月份,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上漲0.2%和0.3%,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6%和1.0%。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與上月相同。
從二手房來看,9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降1.0%,降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9%、1.0%、0.8%和1.0%。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分別下降0.7%和0.6%,降幅均擴大0.1個百分點。
同比來看,9月份,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上海上漲5.6%,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2.6%、4.1%和1.8%。二、三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1%和3.4%,降幅均收窄0.3個百分點。
二手房價同比來看,9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價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2.7%、2.4%、6.0%和1.7%。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價同比分別下降5.0%和5.7%,降幅分別收窄0.2個和0.3個百分點。
從房價上漲的城市來看,9月份,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5個,比上月減少4個。其中,上海、杭州漲幅均爲0.3%,並列第一;北京漲幅爲0.2%,位列第二;長春、惠州漲幅均爲0.2%,並列第三。同比來看,新房價格上漲城市有8個,比上月增加3個。其中,上海漲幅5.6%,位居第一;杭州漲幅3.6%,位居第二;成都漲幅1.3%,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新房價格環比由降轉漲,二手房價同環比降幅均有收窄。數據顯示,9月份,北京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2%,而在8月份,北京新房價格則是環比下降0.4%。從二手房價來看,9月份,北京環比下降0.9%,較8月1.2%的降幅有所收窄。同比來看,9月份,北京新房價格同比下降2.6%,較8月3.5%的降幅有所收窄;二手房價同比下降2.7%,較8月3.1%的降幅有所收窄。
同比指標改善釋放積極信號
對於當前的市場形勢,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指出,9月份房價指數顯示,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有所增加,但同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有所上漲。這既說明房地產市場還處於深度調整過程和“以價換量”的階段,意味着止跌回穩的工作具有緊迫性,同時也說明大方向看,房地產市場向好的趨勢不變,有部分城市已率先進入止跌回穩的新發展階段。
“三類城市同比指標在改善是積極信號。”嚴躍進說,這意味着短期看雖然市場在調整,但市場回穩的基礎更加牢固。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也認爲,從跌幅上看,去年“9·26新政”前,二手房價5—9月份的平均環比跌幅爲0.91%,今年5—9月份二手房價月平均環比跌幅爲0.58%,跌幅比上次新政前5個月明顯要小,意味着房價環比跌幅在收窄。同時,房價同比跌幅收窄趨勢更加明顯,去年9月份跌幅爲9.0%,今年9月份跌幅爲5.2%。從這個角度來講,市場探底、觸底的趨勢比較明顯。
對於9月房價同比指標改善的原因,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爲,8月以來密集出臺的政策組合拳是9月樓市同比改善的核心驅動力。他同時指出,儘管房價同比降幅收窄,但環比下跌態勢未改。9月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降幅與上月持平,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降幅進一步擴大,說明政策對價格的託底作用仍需時間顯現。
從當前數據和市場趨勢來看,張大偉認爲,四季度樓市大概率延續“弱復甦、強分化”態勢,全年成交降幅有望控制在10%左右,但市場底部確立仍需多重因素共振。從同比看,隨着去年四季度低基數效應顯現,疊加政策效果持續釋放,10—12月各線城市房價同比降幅有望進一步收窄,一線城市甚至可能實現由負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