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達
新房二手房交易總量同比正增長、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四個月下降、一線及二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均超四成、核心城市高溢價地塊頻出、房企到位資金降幅同比大幅收窄……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要求,“因城施策”出臺相關措施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相關政策措施成效明顯,上半年房地產雖然有所波動,但總體上朝着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
目前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還在下降,引發市場關注。對此,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近日表示,房地產築底需要一個過程,在築底和轉型階段相關指標有所起伏波動是正常的,這也需要下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市場總體平穩
上半年,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全國新房和二手房交易總量實現同比正增長,重點一二線城市樓市成交活躍,如上海總成交面積同比增長17%,爲2022年以來同期最高;深圳總網籤成交套數同比增長38.5%;南京總成交面積同比增長9.6%。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交易佔比逐步提高。上半年,多個省份二手房交易量超過新房,多個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增長明顯,如深圳網籤套數增長36.6%;北京網籤套數增長18.6%,創近三年新高。
重點城市成交量改善的背後,是“好城市+好房子”帶動改善性需求的持續釋放。上半年,廣東、浙江兩省多措並舉激活住房消費潛力,大力推進“好房子”建設,新建商品房網籤交易面積實現同比增長。同時,北京新房網籤套數同比增長12%,武漢、南昌新房網籤面積均同比增長21%。儘管全國新房銷售指標同比仍小幅下降,但降幅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超過15個百分點。
成交量改善,帶動商品房去庫存取得積極成效。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5月末減少479萬平方米,已經連續四個月減少。主要城市商品住宅庫存消化週期迴歸到合理區間,有力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
新房市場熱度回升進一步傳導到了土地市場。上半年,核心城市加大優質地塊供給力度吸引了衆多房企競相爭奪,高溢價地塊頻出,北京、杭州、成都更是多次刷新地價紀錄,帶動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大幅增長。據統計,上半年,一線及二線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均超四成,杭州、北京涉宅用地出讓金均超千億元,杭州出讓金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土地市場成交活躍顯示出房企拿地信心在不斷增強。
在市場銷售回暖及“白名單”政策持續發力的帶動下,房企資金狀況有所改善,化債工作有序推進。上半年,房企到位資金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6.4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收窄10.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同比增長0.6%,去年國內貸款則是下降6%左右。
政策頻頻發力
住房需求的持續釋放得益於中央和地方穩樓市政策持續發力。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後,多部門迅速聯合推出“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的政策“組合拳”,各地“因城施策”加快優化調整落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約有170個省市(縣)出臺超340條政策。
公積金政策成爲激活今年樓市需求的重要政策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各地推出的超340條樓市政策中,公積金調整政策就超過150條。今年5月初,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根據測算,此次下調每年將節省居民公積金貸款利息支出超過200億元,有利於支持居民家庭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
清華大學恆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吳璟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今年需求端降準降息、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措施,進一步降低了居民購房成本,特別是公積金貸款利率的下調,與多地出臺的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措施相結合,顯著提升了住房公積金對繳存人購房能力的支持力度,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得以進一步釋放。
鞏固穩定態勢
當前,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政策持續顯效,市場供求關係在持續改善,房地產已經進入轉型發展新階段,行業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企業從追求規模擴張轉向專注項目品質,產品從解決“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好滿足民衆的高品質居住需求。
作爲城市運行的載體,房地產的發展要與城市發展相協調。日前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爲主的階段”,並將“以推進城市更新爲重要抓手”寫入城市工作總體要求,爲未來城市和房地產發展指明瞭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中央對推動城市更新高度重視,我國城鎮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城市更新是城市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房地產企業轉型發展必須關注的一個領域。“好房子”涉及增量開發、城市更新涉及存量盤活,這是未來建設領域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將爲充分釋放需求潛力提供有力支撐。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住房城鄉建設部調研組均釋放出強烈的穩樓市信號,上述受訪專家認爲,可以預見,下半年隨着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地並持續發力,與城市發展相協調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也將加快構建,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態勢將持續鞏固。 (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