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博觀察】:從“買賣鏈”,到全球“共享、共贏”鏈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張陽】7月1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開幕式在北京成功舉辦。據悉,本屆鏈博會展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全球知名參展企業和機構650餘家,涉及7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其中,境外參展商佔比達到35%,世界500強企業佔比達到60%。

當下,供應鏈早已突破傳統認知的邊界,從簡單的線性鏈條進化爲錯綜複雜的生態網絡。第三屆鏈博會的盛大啓幕,恰似一場及時雨,爲觀察供應鏈的深刻變革提供了一個絕佳窗口。當記者與各個領域的供應鏈企業交流過後發現,如今衆多鏈主企業與供應鏈夥伴之間的關係,正經歷着一場意義深遠的重塑——從昔日單純的買賣交易,邁向了共享資源、共謀發展、共贏未來的全新境界。

“我們與蘋果公司是共享型的合作關係”

在蘋果公司的展臺上展示的並非大衆所熟知的手機、平板等產品,而是蘋果公司背後的功臣——“果鏈”。

欣旺達帶來的磁懸浮輸送產線,以其高速、精準、無接觸的運行特點,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實現了核心技術的國產化和自主可控;傑士德則展示了其微型O型圈自動裝配設備和APE機械手。微型O型圈自動裝配設備採用高精度控制系統與自動化裝配技術,高效且精準地完成了O型圈的安裝,滿足了嚴格的產品防水要求;山東創新集團通過與蘋果合作研發的鋁塑清洗與分離設備、再生鋁純化設備等,將回收鋁材料廣泛應用於產品外觀件及內構件生產,助力首款碳中和Mac Mini問世。

蘋果公司與中國供應鏈企業合作過程中完全融入中國的產業鏈發展,一方面爲產業鏈工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爲他們賦能,讓他們能夠適應未來工廠的工作,或者學習編程技能;另一方面蘋果公司與中國產業鏈公司在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方面緊密合作,形成合力實現共同的目標。

對此,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威深有體會。他特別提到,“欣旺達與蘋果公司之間不是簡單的供應商與客戶的買賣關係,蘋果注重與供應商建立共享型的合作關係。”

王威解釋說,“蘋果對供應商的要求並非僅僅停留在產品價格層面,而是以極致的產品質量和性能爲首要考量。強調產品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創新研究性,致力於維護供應商在產業鏈中的健康發展,實現共贏共創。這種合作模式促使欣旺達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以滿足蘋果對高品質產品的嚴格要求,同時也爲雙方的長期穩定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蘋果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也提到,“過去五年間,我們在中國持續加大投入,圍繞智能製造與綠色製造領域已累計投資達200億美元。未來,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深耕中國市場,持續推動投資落地。我們深感自豪的是,在中國成功構建了極具競爭力的強大供應鏈體系。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衆多本土供應商展現出的卓越創新能力。基於此,我們願繼續攜手本土供應商,深化共同創新與緊密合作,攜手共創更多發展成果。”

“鏈博會爲中國企業綠色出海架起直通世界的橋樑”

在先進製造產業鏈領域,西門子是一家絕對不容忽視的“鏈主”企業。目前,西門子全球業務遍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40多個行業,服務超40萬家客戶。在中國,西門子構建了由20個研發中心,24個生產製造基地以及20多個數字化創新賦能中心組成的全方位生態體系,覆蓋超5萬家客戶和近萬家供應商。

不僅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如今西門子還將其“鏈主”作用和全球資源優勢充分挖掘,針對企業出海進程中所面臨的技術、戰略、資金和信息安全等挑戰,帶來覆蓋產品力提升、海外佈局、生態建設,以及融資支持等全維度出海方案,助力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構建一流競爭力。

西門子展臺的工作人員給記者介紹道,不久前西門子與河鋼集團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簽署項目合作協議,共建河鋼塞爾維亞鋼鐵有限公司綠色數智化工廠。此舉是西門子與河鋼首次在海外攜手打造綠色數智化鋼廠的創新性實踐。

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於勇就提到,中國鋼鐵工業要實現轉型發展併成功出海,數字技術的推動至關重要。西門子在全球市場推動數字技術、智能製造技術與中國整個經濟發展週期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高度契合,推進了綠色低碳產業鏈生態在海外的落地。

在生態建設方面,西門子打造的Xcelerator平臺利用全球資源協同優勢以及合作伙伴關係網絡效應,企業可以夯實跨領域合作和各環節融通,進而提升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與靈活性。目前西門子Xcelerator已在中國吸引超45萬註冊用戶,匯聚260餘家生態合作伙伴,形成覆蓋研發、製造、運維全流程的服務體系。這一本地生態的積累,在爲國際市場輸出創新解決方案的同時,也正以西門子Xcelerator爲橋樑,鏈接到更多全球機遇,加速融入全球價值鏈。

正如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所說,“在全球產業格局加速重構之際,鏈博會正成爲推動產業鏈各環節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也爲中國企業綠色出海架起直通世界的橋樑。依託西門子 Xcelerator,以數字化和低碳化技術助力中國企業升級先進製造核心實力,打造面向全球的綠色競爭力,共建更具韌性、更加可持續的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

“我們把供應商看作是‘合夥人’大家一起成長”

在健康生活鏈區域,歐萊雅因爲是美妝行業唯一參展的外資企業而顯得格外突出。

據歐萊雅方面介紹,歐萊雅旗下擁有32個美妝品牌,依託2家生產中心、1個智能運營中心、1個研發中心、1個包裝開發中心,以及覆蓋全國20餘個地區分銷中心的物流網絡,已服務超1億中國消費者。通過智能預測與先進技術,其供應鏈兼具高度敏捷性與韌性,即便在雙11等促銷高峯期也能實現無縫交付——99%的消費者直達包裹平均2.4天內即可送達。此外,MARS系統的應用進一步提升線下服務效能,讓消費者得以隨時、隨地、隨心享受美妝產品。

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用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分享了自己對於供應鏈的切身感受,“我在出差時有時忘記帶卸妝水,沒辦法只好臨時在網絡下單購買,還好有強大又反應迅速的供應鏈,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產品,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蘭珍珍說。

歐萊雅在中國發展了28年,從來沒有把中國單單看作是一個銷售市場,中國更 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樞紐,共創是歐萊雅供應鏈生態的重中之重。“高質量的供應鏈,那就像一場大型的交響樂,需要大家一起上臺、多方共振,才能奏出最美的和絃。在中國,我們和超過1600家供應商緊密合作,一起爲中國的消費者打造高效、智能的供應鏈生態圈。”蘭珍珍說。

蘭珍珍在與中國條碼技術與應用協會的戰略合作儀式上表示,“作爲‘鏈主企業’,我們希望帶動上下游的中小企業一起搞創新。現在,由歐萊雅中國首創的‘Big Bang美妝科技共創計劃’,已經吸引了2000多家創新公司參與,孵化出了60多個實打實的項目。”這次鏈博會上歐萊雅展示的與中國初創企業汝原科技聯合開發的歐萊雅PRO紅外光能吹風機AirLight Pro和藉助歐萊雅把產品賣到日、韓甚至美國市場的上海創元集團就是這些項目最生動的例子。

創元集團CEO崔曉華對記者說:“我們和歐萊雅從概念到產品深度配合,也從歐萊雅身上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管理理念,而我認爲這個方式是供應鏈企業未來獲得成功的唯一道路。”

“我們把供應商看作是‘合夥人’,大家一起成長。這種深度的合作,也把我們整個生態圈的標準都提升了。”蘭珍珍頗爲自豪地對記者說。

“這種雙向賦能機制正在重塑日化產業的價值分配格局”

健康生活鏈展區的立白科技集團旗下的日化智雲平臺以其獨特的產業互聯網模式,生動詮釋了共享型合作關係的深刻內涵。作爲大日化行業的“數字鏈主”,日化智雲通過數智力量深度整合“研產供銷”全產業鏈資源,構建起覆蓋6000+合作伙伴、2000+平臺企業用戶的產業生態體系。

技術協同創新方面,日化智雲打造的產業鏈資源專區集中展示了原料配方庫、創新包材庫和香精香料庫三大核心模塊。通過與國際頂級企業芬美意、高砂建立聯合實驗室,與巴斯夫、贏創等原料巨頭開展深度合作,平臺將AI配方開發、創新包材等前沿技術快速產業化。例如採用柿子單寧科技的寵物除菌噴霧、助眠功效的織物護理噴霧等創新產品,已通過柔性供應鏈服務麥德龍、盒馬等數百個國內外品牌。

價值共創機制方面,平臺以OEM/ODM、採購交易、營銷代運營、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鏈金融"五大服務爲引擎,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生態體系。通過數據互通與智能協同,幫助合作企業平均降低8%採購成本、縮短20%訂單交付週期。這種"技術投資+訂單保障"的組合策略,使智雲鯨造代加工品牌成功孵化數百個創新產品矩陣,成爲工信部認證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日化智雲副總經理鍾家榮強調:“平臺年交易規模突破60億元的背後,是共享型合作關係帶來的乘數效應。我們既爲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賦能,也通過訂單聚合效應反哺供應鏈創新,這種雙向賦能機制正在重塑日化產業的價值分配格局。”

從這次的“鏈博會”來看,供應鏈已不再僅僅是商品流轉的通道,而是演變爲驅動產業創新、促進經濟共生共榮的關鍵力量。在記者的採訪過程中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衆多企業正在用實際行動表明:共享、共創、共贏已成爲供應鏈發展的時代強音。當企業突破傳統競爭思維,將供應鏈視爲命運與共的“合夥人”,我們看到的就不僅是一條條韌性更強、效率更高的產業鏈,更是一個個充滿活力、共創價值的美好未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