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採今天開標。預計今天晚些時候產生擬中選結果。本次集採規則全面優化,堅持“穩臨牀、保質量、反內卷、防圍標”的原則,從醫療機構報量、企業投標門檻、競價入圍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優化。

在穩臨牀方面,優化報量方式,醫療機構既可以按通用名報量,也可以具體到廠牌。4.6萬家醫療機構中,有77%的量報到了廠牌,有利於促進集採結果更加貼近臨牀用藥實際,讓更多醫療機構和患者在不更換廠牌的情況下用上價格更低的藥品。同時,完善抗生素、兒童適宜規格等特殊藥品的規則,更好保障臨牀供應穩定。
在保質量方面,更加關注企業質量控制水平,提高企業投標的質量門檻,對企業的實際生產經驗提出要求,並要求投標藥品2年內不存在抽檢不合格、所在生產線2年內不存在違反GMP的情況。集採中選後,藥監部門將把中選藥品納入重點監督檢查範圍,開展中選企業檢查和中選產品抽檢“兩個全覆蓋”。

在反內卷方面,優化價差控制“錨點”,引入“入圍復活”“未入圍復活”2類復活機制,引導市場良性競爭。每家企業都要作出不低於成本報價的承諾,其中報價較低的企業還要聲明報價合理性,說明具體成本構成。
在防圍標方面,本次集採對存在關聯關係的企業採取約束措施,將存在股權關聯、委託生產、批件轉讓等情形的企業視同爲一家,防範存在關聯的企業間合謀報價。探索引入“首告從寬”機制,破除圍標企業間的利益同盟。同時,按照最新修訂的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圍標串標行爲將被頂格處理,直接被評定爲“特別嚴重失信”,企業所有產品掛網資格將受到限制。
(總檯央視記者 楊陽 龍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