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風波下的國聯水產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姚倩】羅永浩一條質疑西貝“現制菜品實爲預製菜”的微博引爆輿論場:相關話題閱讀量破億,西貝全國門店單日營業額環比暴跌百萬元,這場圍繞“預製菜真實性”的信任危機迅速從終端餐飲蔓延至整個產業鏈。作爲國內水產預製菜龍頭企業,國聯水產雖“非西貝核心供應商”,卻仍難逃行業連帶效應——其股價在事件後低迷。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盤,國聯水產報收於3.63元,下跌0.55%,換手率2.75%,成交量30.42萬手,成交額1.11億元。9月26日主力資金淨流出957.79萬元,佔總成交額8.64%。

更嚴峻的是,這場風波恰逢企業經營的關鍵困局:2025 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收 16.51億元,淨虧損達5.4億元,較去年同期擴大3180.5%,連續的虧損態勢與風波衝擊形成共振,將這家深耕水產行業23年的企業推向輿論風口。

從上游聚焦下游主業

國聯水產的業務轉型軌跡清晰地刻在近五年的財報數據中。2019 年之前,公司曾構建涵蓋水產種苗、飼料、養殖、水產品科研、水產品加工與銷售的全產業鏈佈局,但持續的產能過剩與養殖週期波動,讓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2年上游業務水產食品毛利率爲14.02%,飼料行業毛利率僅3.54%。

2023年起,該公司啓動大刀闊斧的戰略收縮,開始剝離種苗、養殖等業務。國聯水產在2024年繼續剝離飼料業務。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國聯水產94.8%的營收來自水產食品行業,飼料營收佔比降至4.35%,另有0.85%爲其他行業營收。

當前,國聯水產形成三大核心產品體系:以預製菜爲主的精深加工類、初加工類及全球海產精選類。其中精深加工及預製菜品主要包括牛蛙、風味魚、小龍蝦、快煮、裹粉、米麪、調理、火鍋等系列;水產初加工類主要包括生熟帶頭、生熟蝦仁、魚片等系列;全球海產精選類主要有阿根廷紅蝦、沙特蝦、黑虎蝦、北極甜蝦、新西蘭青口貝、鱈魚、帝王蟹、巴沙魚等。其客戶名單包括海底撈、呷哺呷哺、達美樂、永和大王等衆多知名連鎖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曾試圖通過擴產搶佔預製菜風口。國聯水產曾計劃募資10億元,一半用於投入國聯(益陽)食品有限公司水產品深加工擴建項目(以下簡稱“水產品深加工擴建項目”)的建設。水產品深加工擴建項目總投資約6.02億元,其中5億元來自前述募集資金,規劃建設期爲12個月。項目達產後將新增年產能1.53萬噸小龍蝦和2.97萬噸魚類深加工產品。

但 2025年4月,公司突然宣佈終止該項目,將剩餘募集資金轉爲補充流動資金,公告中“市場環境變化”的表述,實則暗含對預製菜行業競爭加劇的預判。

連續虧損

事實上,自2019年起,國聯水產歸屬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連續六年虧損,2024年全年淨虧損擴大至7.42億元。2025年上半年,國聯水產的虧損達5.4億元,虧損態勢持續蔓延。至2025年上半年,國聯水產的虧損週期已長達七年,成爲水產加工行業中虧損時間最長的企業之一。

業內分析認爲,存貨管理的系統性崩塌是國聯水產虧損的主要原因。水產製品具有保質期特性,使其對庫存週轉效率有着極高要求,但國聯水產卻陷入 “冷凍庫困局”。

2024年末,國聯水產存貨賬面餘額高達25.65億元,跌價準備計提6.66億元。2025年上半年,國聯水產存貨週轉天數飆升至 332天,遠超行業90天的合理水平。國聯水產的毛利率呈全面下滑趨勢。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水產食品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滑17.05%,飼料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滑27.72%,其他板塊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滑155.77%。

水產製品長期積壓必然導致大規模減值損失。國聯水產指出,營收下降主要是因貿易類的產品和市場受影響較大;淨利潤虧損擴大主要是因全球經濟背景下,水產行業受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及貿易關稅的持續影響、水產消費市場景氣度不佳、南美白對蝦等水產品銷售價格持續處於低位、終端市場銷售緩慢、公司計提較大資產減值等因素,全年出現較大虧損。

行業標準待建 

“預製菜風波”將預製菜行業信任問題推向風口浪尖,這一爭議焦點在於消費者對預製菜知情權缺失與質量的隱憂。這也反映出預製菜行業存在很多模糊地帶。

據悉,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預製菜相關話題,國務院食安辦高度重視,已組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認真研究,加快推進預製菜國家標準制定,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製菜明示,更好維護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而行業標準的建立對公司的影響,也成爲投資者關切的話題。日前,投資者在公開平臺向國聯水產提問稱:“據媒體報道,國家衛健委主導的《預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通過專家審查,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國聯參與制定國標了嗎?預製菜國標出臺,對行業和國聯有什麼深遠影響?國標出臺機會,公司採取什麼措施擴大銷售,扭轉虧損局面?”

國聯水產對此回應稱,公司曾與中國烹飪協會通力協作,制定《預製菜》團體標準,爲行業健康發展發揮龍頭企業積極作用。政策對行業進行嚴格規範,將有利於規範化的頭部企業健康發展。

北京君都(上海)律師事務所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張文波對環球網記者表示,消費者的知情權非常重要,預製菜本身沒有錯,錯的是讓消費者花了大價錢,卻喫的是預製菜。預製菜風波對國聯水產的影響有限。預製菜大勢所趨,只要食品添加劑充分告知,未來可能會有無食品添加劑的預製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