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楠)每逢春秋季,令過敏人士煩惱的飛絮和花粉問題也隨之而來。昨天進行的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記者注意到,致敏花粉和楊柳飛絮的治理防控也被寫入《辦法》。按照《辦法》規定,林業經營者應當採取樹種更新改造、物理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來加強治理防控。
《辦法》規定,區人民政府應當履行致敏花粉和楊柳飛絮防治屬地責任,制定防治實施方案並組織落實。林業經營者應當採取樹種更新改造、物理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加強治理防控。市園林綠化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致敏花粉和楊柳飛絮綜合防治工作機制,開展防治技術研究,加強個人防護的科學普及和宣傳教育,提高公衆對致敏花粉和楊柳飛絮的科學認識。
此外,氣象、園林綠化部門還應當根據致敏花粉和楊柳飛絮的分散特點,合理佈置監測站點;會同衛生健康部門根據監測結果,科學發佈預報和健康提示信息。
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沙海江表示,森林安全與公衆健康息息相關。《辦法》中關於花粉和楊柳飛絮、有害生物防治的條款,本質上是“把市民需求放在心上”的民生回應。例如,針對致敏花粉和飛絮問題,明確政府和經營者的責任,要求採取樹種更新、物理和生物等措施加強防治,既減少對市民的潛在影響,又降低因過度用藥導致的生態污染。這種“森林健康+人體健康”的雙重考量,正是首都生物安全治理的獨特視角。
記者瞭解到,《辦法》將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