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年初的3.3%下調至2.8%,2026年預計爲3%。而美國關稅措施的衝擊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在短期內導致全球經濟顯著放緩。
報告指出,全球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關稅政策的急劇變化及由此帶來的高度政策不確定性。自2025年年初以來,美國對主要貿易伙伴和關鍵行業宣佈了多輪關稅措施,最終在4月2日實施了幾乎全面的關稅。儘管目前部分原定加徵的關稅已被暫停,但這些措施與反制措施疊加,使美國及全球的關稅水平升至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調,這一輪關稅措施不僅直接推高了商品成本、降低了整體生產率,還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和企業投資意願下降。貿易緊張局勢的迅速升級,以及極高水平的政策不確定性,預計將對全球經濟活動造成重大沖擊。受此影響,全球貿易增長預計將在2025年下降1.5個百分點,預計2026年將出現小幅回升。
據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5年發達經濟體整體增長率預計爲1.4%。其中,美國由於政策不確定性上升、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以及需求動能減弱,經濟增長預計將放緩至1.8%,比年初預測下調了0.9個百分點。歐元區增長預計爲0.8%,比之前下調了0.2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預計將在2025年放緩至3.7%,2026年回升至3.9%。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通脹回落速度將略低於此前預期。全球整體通脹率預計在2025年降至4.3%,2026年降至3.6%。發達經濟體的通脹預期有所上調,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略有下調。
報告還警告稱,在財政赤字高企、債務水平上升和利率走高的背景下,全球經濟體的政策緩衝空間已顯著收縮,使各國在未來衝擊面前更爲脆弱。若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全球增長可能面臨更深層次的放緩,並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呼籲,各國應通過加強對話、穩定貿易政策和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來提升全球經濟韌性,並防止失控風險累積。(央視記者 許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