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擁抱退休後的新角色

新加坡《海峽時報》4月20日文章,原題:身份轉變,擁抱你職業之外的角色  當你撕下職業標籤,或許一時很難接受失去的身份光環和社會地位,塑造新身份需要你講述一個關於自己的新故事。在填寫資料的“職業”一欄時,我不由得恍惚了一瞬——此前30年,我寫的都是“記者”或“作家”,但我現在已經不再是了。我深吸一口氣,寫下了兩個字——退休。

那是我第一次寫下這個詞,此前的幾個月,我都自稱“半退休記者”,彷彿這個“半”字能讓我留住曾經的輝煌。我做出了一個微小卻意義重大的轉變:擁抱我的新身份。對於那些在職業上取得累累碩果的人來說,退休可能並非易事。

要知道,我們的角色和身份不必重疊。就我而言,我一度擁有記者的職業身份。它曾是我引以爲豪的源泉,明確我的目標,並賦予了我一定的社會地位。曾經,20多歲的我從前輩那裏瞭解到,記者的身份和地位都是短暫的,離開報社的那一刻,我的所有訪問權限、活動邀請、特權都將終止。這句話一直指引着我的整個職業生涯。

擁有職業之外的生活至關重要,如此便能在工作之外知曉“我是誰”。許多在“工作至上”文化中成長起來、現已花甲之年的職場人士正陸續退休。無論你是一夜之間步入退休,還是像我一樣慢慢適應,記住這一點:我們作爲一個人的價值和自我,並非由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所定義。退休讓我們有時間和精力重新關注家庭角色,例如,作爲父母、兒女、姑姑或叔叔;可以實現夢想,成爲一名足球或音樂教練;或者在學生託管中心做一名志願者。 

在探索職業角色之外的自我時,理解“身份既是被賦予的、也是被建構的”這一點很有幫助。身份是我們對“我是誰”以及我們做了什麼貢獻的認知。我們被家庭、社會、出生環境賦予身份的同時,也在構建自己的身份。退休是一個好機會,讓你定義自我,擁抱被賦予的新角色,並引領它走向全新的方向,離開工作後的人生亦能盛放獨特的花。(作者梅鳳寺,李星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