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丁雅梔】編者的話:近來不少人發現,來華旅遊的老外們攜帶的旅行箱越來越大、越來越重。原來他們在研究中國的最新退稅政策後,把來華旅行變成了一場“掃貨”體驗。4月8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推廣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將離境退稅的“即買即退”服務從試點推廣至全國。這場由政策撬動的入境旅客消費升級浪潮,正重塑中國旅遊經濟的生態格局。在美國對華加徵關稅之際,《環球時報》財經觀察版關注中國供應鏈與全球市場間的深度連接,推出“一線觀察:消費在中國”系列報道。在上一期的內容中我們聚焦義烏出口商,本期我們的目光移向退稅消費。
從機場排隊到商場秒退,老外瘋狂“掃貨”
在北京SKP商場的一家專櫃前,來自西班牙的旅客卡洛斯正在試背一款皮包。他的手腕上還掛着其他品牌的購物袋。“我的中國朋友告訴我最近中國在推行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買完單之後立刻就可以拿到退稅款,而且這幾天這家商場在做活動,活動折扣加上退稅款可以便宜好幾千元人民幣,這讓我一下子節省了很多購物預算,所以我又打算再買一個揹包!”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來自新西蘭的旅客詹姆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辦理退稅非常方便,我不需要去機場填寫和完成所有的文書工作,退稅櫃檯就在商場一樓,我買完東西走個幾分鐘就到了。而且退稅流程非常快,只需要幾分鐘。”
離境退稅商店是旅客入境消費的一大場所。離境退稅政策是指對境外旅客在退稅定點商店購買的隨身攜運出境的物品按規定進行退稅的政策。而“即買即退”是離境退稅政策的“升級優化版”,境外旅客不用再等到了機場辦理退稅,只要在已實施離境退稅政策地區的“即買即退”商店購買退稅物品時,簽訂協議書並辦理信用卡預授權擔保後,即可現場申領與退稅款等額的人民幣款項。
“即買即退”具體怎麼實現便捷退稅呢?北京SKP商場的工作人員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即買即退’需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境外旅客當天在我們商場購物的額度要在500元以上且不超過5萬元人民幣,其次,境外旅客在境內連續居住時間不超過183天,且必須在開單後17天內從北京離境。最後,境外旅客還需要出示本人的信用卡,銀聯卡或者萬事達卡也可以。直到離境,商品都必須保持原包裝,不能拆開使用。在辦理完相關手續後,需要在境外旅客的銀行卡上做預授權。待海關覈驗完商品後,預授權纔會解除。”
“以退稅率爲發票金額的11%計算,扣除2%的代理機構手續費,假如境外旅客消費1萬元人民幣的商品,可退稅900元。”這位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最近來退稅的外國人很多,購買的商品種類也挺豐富,包括包包、服裝、鞋子等各種各樣的商品。
“這一政策的最大亮點在於將退稅環節提前,旅客在購物時就能直接拿到退稅款。”《公告》明確,有意願提供“即買即退”服務的退稅商店,在與本地退稅代理機構協商一致後即可成爲“即買即退”商店。
據悉,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此前已在上海、北京、廣東、四川、浙江、深圳等地開展試點。在浙江,包括“即買即退”試點商店在內,全省已累計擴圍5批共219家離境退稅商店(覆蓋248個網點,其中杭州118家),實現十地市全覆蓋。目前,浙江正開展第6批退稅商店擴圍工作。
四川也在積極探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模式。據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成都全市共有離境退稅商店429家,同比增長34%,其中“即買即退”商店49家。目前,這一創新模式正在全國多地加速落地,形成覆蓋廣泛、特色鮮明的退稅服務網絡。
退稅增長11.28倍、國貨銷售激增30.45%
“‘即買即退’政策不僅簡化了退稅流程,更重要的是它精準地把握了境外旅客的消費心理。行爲經濟學中的‘即時滿足’效應在此得到了充分驗證。當境外旅客意識到退稅款可以立即用於二次消費時,他們的消費決策負罪感明顯降低,從而更願意進行消費。這種即時滿足的感覺能夠極大地激發旅客的消費意願,促進消費增長。”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政策效果在多個試點城市得到驗證。以深圳爲例,離境退稅政策進一步激發了深圳消費市場活力。深圳市稅務局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金額4.05億元,辦理退稅額3640萬元,同比增長11.28倍。得益於離境退稅政策支持,截至2024年年底,深圳電子、珠寶、鐘錶類商品退稅銷售額佔比達55.3%,同比增長23.9倍。在四川成都,2024年,全市離境退稅金額近3000萬元,“即買即退”商店相關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400%。
更重要的是,境外旅客的消費偏好正在發生變化。與以往熱衷國際品牌不同,越來越多境外旅客開始主動尋找、購買具備一定影響力的中國本土品牌。此前,社交媒體提到,來自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旅客大量購買諸如時尚包袋品牌山下有松、潮玩品牌泡泡瑪特等國貨,也有湧入中國社交平臺上的外國用戶詢問國產美妝品牌的線下門店。
捕捉到這一趨勢,國內零售商正積極調整戰略。中國中免集團副總經理孫芳在本月剛剛結束的消博會期間表示,中免集團將會深化國潮出海策略,擴大出海項目的合作。此前3月,中國中免已與華熙生物、鉅子生物、自然堂等品牌簽下相關合作協議。
深圳等城市也將推廣國貨“潮品”納入離境退稅政策中,鼓勵商家銷售國貨“潮品”,將具有自主品牌和文化特色的商品納入經營範圍,推動國貨走向國際市場。
數據顯示,2024年本土品牌在離境退稅銷售額佔比3.17%,同比增長30.45%。當前,國貨品牌對進入離境退稅商店的積極性較高,主要以3C電子、服飾品類商店爲主。
王鵬表示,退稅政策間接推動了中國特色商品和國潮文化的海外傳播。隨着退稅政策的優化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境外旅客選擇在中國購物,並有機會接觸到各種中國特色商品和國潮文化產品。這些商品和文化產品不僅滿足了境外旅客的購物需求,還通過他們的口碑傳播,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商品和文化的國際知名度。
“中國不是出口商品,而是‘進口’消費者”
“中國將免簽入境遊與購物點退稅結合起來,促進消費者直接從中國製造商那裏購買白標奢侈品。”《印度時報》近日在YouTube發佈一段5分鐘新聞節目,在短短4天內收穫了近萬條留言。
不少觀衆對中國的政策連連稱讚。有評論稱:“這真是天才的決策!他們不是出口商品,而是‘進口’消費者。當您可以直接支付機票時,爲什麼還要支付關稅呢?”還有觀衆留言稱:“讓我們忘掉那個紐約購物之旅吧。親愛的,我們去上海!”更有評論直言——當西方築起貿易高牆,中國則爲全球購物者鋪開了紅地毯,誰纔是真正的聰明玩家呢?
在評論中,有不少人感嘆,在中國的對策面前,美國在自己挑起的關稅風波中會最終敗北。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受海外“反向代購”者青睞的中國商品共同特點來看,這些商品具有價格優勢。近來有外媒提到,不少美國人紛紛飛赴中國代購“中國製造”,理由是“算上機票,比在美國買還便宜”,這表明中國商品在價格上能夠爲海外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選擇,使其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同時,這些商品可能具備較高的品質。此外,不同消費者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商品種類豐富,才能滿足海外不同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吸引更多“反向代購”者。
江瀚分析稱,外國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需求爲中國商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當外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有強烈需求時,即使面臨特朗普政府的畸高關稅,中國商品仍然有銷售渠道和市場空間。這種需求可以支撐中國商品的生產和銷售,減少關稅令對中國商品出口的負面影響。外國消費者的需求也會促使中國商品不斷創新和提升品質,有助於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好地應對美加徵關稅帶來的挑戰。目前看,與美國貿易關係較爲緊密、受關稅影響較大國家的旅客可能更加明顯地出現“反向代購潮”。
過去一年,得益於免籤政策擴圍、支付環境優化等因素,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華旅行。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各口岸免簽入境外國人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即買即退”政策作爲中國在旅遊消費領域的又一項創新舉措,正在推動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爲“文化賣場”。
“這一政策是吸引更多外國遊客、刺激支出和支持經濟增長的戰略舉措。通過簡化退稅流程,中國將自己定位爲競爭激烈的全球旅遊業的領跑者,爲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更精簡、更熱情的體驗。”國際旅遊行業網站Travel And Tour World報道稱,“即買即退”政策的推出與中國提高其作爲國際遊客目的地吸引力的目標是一致的。新的退稅制度旨在使中國購物對旅客更具吸引力,進一步推動對奢侈品和本地商品的需求。
王鵬也認爲,退稅政策迭代的背後,折射出中國在多個方面的目標。首先,中國希望通過簡化退稅流程,提升境外旅客的消費體驗,從而吸引更多的全球消費。其次,通過優化退稅政策,中國旨在推動外貿升級,促進國內商品和服務的出口。最後,這一政策也是中國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購物體驗,增強中國旅遊市場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