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保險創新論壇聚焦智能綠色領域合作 共探“保險 + 新能源汽車”協同生態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10月28日上午,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中歐保險創新論壇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舉行。論壇以“新智能、新能源、新未來——中歐保險業在智能和綠色領域的探索”爲主題,搭建起中歐保險及相關產業交流合作平臺。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周亮致辭指出,中歐作爲全球科技、保險領域重要力量,加強互利合作,有利於促進全球經濟穩定發展。助力新一輪科技創新,保險業大有可爲。推動科技和產業融合,保險業要順勢而爲。利用科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保險業要積極作爲。今年是中歐建交50週年,歐洲作爲工業革命和現代保險業發源地,在科技創新和保險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很多歐洲科技企業和金融保險機構在華展業,中歐科技保險合作方興未艾。

中國人保集團總裁趙鵬表示,中歐雙方依託產業互補與戰略共識,積極推進務實合作,特別是在新能源車領域,雙方合作日益緊密。中國車企通過海外投資建廠、產業聯合等方式加快歐洲本土化佈局,雙方保險機構與車企也強強聯手開展深度合作。比如中國人保與安盛集團聯合打造跨境車險方案,安聯集團與國內車企開展歐洲市場合作,推動保險業成爲拉緊中歐協作紐帶,護航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

趙鵬還向業界提出三點倡議:一是以技術創新爲引擎,共促產業新發展,聚焦自動駕駛、電池安全等核心場景,融合中歐技術經驗,提升智能車險服務品質;二是以信息互通爲支撐,共築協同新基礎,依託二手車信息服務平臺,構建信息共享機制,推動行業風險管理從分散應對向協同共治升級;三是以對話交流爲紐帶,共塑合作新生態,促進中歐在保險、汽車領域的常態化交流,向產業鏈協同、創新融合、標準互認等多維度拓展。

此外,論壇上,針對“保險行業與汽車產業的良性互動與協同發展”關鍵議題,中國精算師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張曉蕾指出,建議構建車型綜合分級制度、深化安全與維修經濟性研究、建立行業數據共享機制。大衆汽車集團售後總監柯睿思表示,車企應注重與保險業建立可持續合作關係,推動數字化轉型與數據共享以提升業務效率。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石合羣提出,可通過建立全球化服務理賠網絡、差異化風控體系助力新能源車出海,推動中外保險合作標準共建。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如意介紹,比亞迪財險推動 AEB 上車率提升以降低出險率,優化大燈等零部件分拆維修以減少成本。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裁王建國表示,中保研通過實車測試與數據研究,支撐險企精準風控和車企結構優化,未來將優化安全指數測試規程,完善汽車零整比測評體系,推動行業協同發展。

而對於“智能化趨勢下的汽車產業和保險行業發展”這一議題,北京金融監管局局長朱衍生認爲,汽車智能化帶來保險責任、定價、服務能力等方面的新挑戰,車險創新需堅持保險人民性、循序漸進與產業協同原則。北京正研究推進智能駕駛保險產品試點,並指導行業協會籌備搭建智能駕駛保險中心這一跨行業溝通平臺。

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罡指出,安全是汽車與保險行業共同目標,銀保信已制定智能網聯汽車事故保險賠償判定規範,建議加快基礎數據標準化建設、探索跨行業數據平臺、推進保險車型綜合分級制度落地。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精算師陳森表示,智能駕駛使保險面臨系統風險、車輛風險動態變化、責任界定難等挑戰,太保財險通過產品創新覆蓋系統風險、聯合外部機構構建專家風險定價模型、利用車輛數據優化理賠。

中汽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孟菲提到,短期智能網聯汽車給險企帶來定責、風險衡量、數據獲取等挑戰,長期則爲精準風控、產品體系拓展、出險率降低帶來機遇,建議共建數據協同機制、共研行業標準、共創協同生態。

據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黨委書記李升波分析,智能汽車定責難源於技術複雜性與模型多樣性,建議明確數據確權、定價與安全問題,推動保險數據反哺技術研發。上汽名爵事業部營銷總監黃寅指出,智能駕駛定責需明確行業標準。

不僅如此,論壇還發布四項重要成果:中國人保推出保險活動環境效益測算框架;銀保信聯合電子商務中心上線二手車信息服務平臺;“車險好投保”平臺正式上線燃油營運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精算師協會、汽車工業協會、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共同簽署促進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爲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南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