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隨着三季報披露季的開始,上市保險公司業績向好的態勢愈發清晰。
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人保財險等行業巨頭相繼發佈業績預增公告,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40%,其中中國人壽以50%~70%的預增幅度領跑市場。
業績預喜的背後,權益投資的亮眼表現成爲拉動淨利潤增長的關鍵引擎。2025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回暖,爲險企的投資組合創造了豐厚的回報。中國人壽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公司積極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大權益投資力度,並前瞻佈局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推動了投資收益的顯著增長。新華保險與人保財險同樣受益於資本市場的回穩向好,其優化資產配置的策略在市場上漲中放大了正向效應,投資收益成爲淨利潤的重要支撐。
除了資產端的強勁表現,負債端的穩健運營與結構優化則爲行業盈利增長築牢了基礎。儘管行業已不再普遍披露月度保費數據,但從已公佈數據來看,保費規模整體保持增長。更重要的是,在預定利率下調的背景下,上市險企正加速向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轉型,產品結構優化疊加“報行合一”政策對費用內卷的遏制,推動了業務質量的持續改善。產險領域也通過“提質增效”,實現了承保利潤的大幅增長。

展望未來,多家券商機構對保險板塊持樂觀態度,認爲“資負共振”有望帶來估值與業績的“雙擊”。政策層面的持續加碼也爲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今年以來,多部門聯合發文,鼓勵險資作爲長期資金入市,並推動建立長週期考覈機制,引導保險資金髮揮“耐心資本”的作用。
數據顯示,險資入市趨勢已十分明顯。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人身險公司與財產險公司投資股票的資金餘額合計已超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萬億元,股票投資佔比均升至近年來的高點。分析人士認爲,在低利率環境和政策鼓勵的雙重背景下,保險公司對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有望持續提升,爲資本市場帶來更多長期穩定的資金,同時也爲自身業績增長開闢新空間。(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