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10月16日,證監會上市司一級巡視員畢曉穎在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上表示,證監會將按照新“國九條”要求,堅定不移支持和引導上市公司做好高質量的可持續信息披露。
畢曉穎透露,證監會將指導滬深北交易所依據現行披露指引,結合企業實際需求,適時豐富編制指南,並在2026年強制披露實施後做好政策評估,持續優化披露制度。她強調,證監會不盲目追求披露企業數量,而是將在政策評估和企業實踐能力評估的基礎上,統籌考慮擴大披露覆蓋面的節奏。
畢曉穎指出,證監會持續加強制度建設,已形成以"交易所指引"爲強制性和底線要求、以"編制指南"爲參考性規範和典型實踐推薦的可持續披露制度體系。今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可持續報告,披露率達到34.7%,較前兩年提升約10個百分點,披露公司市值佔全市場七成左右。此外,還有61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表明近半數公司已在系統性地披露可持續相關信息。
在制度建設方面,證監會指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制定了國內首個系統規範上市公司可持續披露的強制性規則——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指引。同時,針對重點難點問題,證監會指導交易所印發了"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應對氣候變化"等具體指南,並就"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等議題指南公開徵求意見。今年修訂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也明確規定,上市公司需按照證券交易所規定發佈可持續發展報告。
畢曉穎表示,在政策引導下,上市公司可持續披露呈現擴面、提質的良好態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披露率持續提高,今年披露率較前兩年提升約10個百分點;披露內容更加翔實客觀,99.3%的公司披露了量化指標,超八成企業披露超過25個量化指標;可持續相關治理進一步夯實,多數披露公司建立了治理架構並制定了戰略信息;披露議題更加聚焦實質性內容;可持續評級顯著提升,滬深兩市有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評級有所提升,全球領先評級公司佔比從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針對全球可持續信息披露領域出現的不同聲音,畢曉穎強調,證監會將按照新"國九條"要求,堅定不移支持引導上市公司做好高質量可持續披露。她表示,證監會將堅持"積極借鑑、以我爲主、兼收幷蓄、彰顯特色"的原則,既吸收國際有益經驗,又保持中國特色,對難度較大的披露指標做出妥善安排。
在政策推進策略上,畢曉穎指出,證監會將採取"區分重點、試點先行、循序漸進、分步推進"的方式。目前要求400多家重要指數樣本公司和境內外同時上市公司自2026年開始強制披露,其中95%的公司已提前披露相關報告。對於其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鼓勵量力而行,不強制要求,將根據政策評估和企業實踐能力評估結果,穩妥擴大覆蓋面。
畢曉穎特別強調,可持續披露的核心是高質量發展,而非單純的信息披露。她表示,證監會將繼續堅持實踐導向,引導上市公司踐行新發展理念,助力碳達峯、碳中和,在高質量發展基礎上做好可持續發展報告。一方面,通過培訓和案例分享,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意識,幫助企業識別和披露重大風險和機遇;另一方面,加強監管,督促企業如實披露,實現內容更均衡、重點更突出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