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批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新場景在浙江落地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爲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創新推出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應用場景“衍生品業務擔保增信簽約”試點功能。浙商銀行積極響應,於6月30日落地全國首筆試點業務,爲一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高效辦理匯率避險業務,切實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高效落地首單:從需求到簽約僅1天

當前,全球經貿環境複雜多變、匯率波動加劇,外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日益增大。

爲破解企業難題,6月末,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上線了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應用場景“衍生品業務擔保增信簽約”試點功能。該功能通過線上化擔保簽約、優化風險分擔等機制,爲企業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匯率避險服務。作爲首批試點銀行,浙商銀行快速響應,高效完成了全國首筆試點業務落地。

試點方案發布後,浙商銀行迅速行動,通過精準摸排,瞭解到紹興一家主營紡織服裝出口的企業急需匯率避險。受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企業利潤承壓。但傳統模式下,企業開展衍生品交易需繳納高額保證金或資產抵押,還需要來回跑擔保公司和銀行,匯率避險成本較高,一直未能開展相關業務。

在浙江省外匯局的指導和省擔保集團的協調配合下,浙商銀行總分聯動,紹興分行僅用1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從提交企業需求到擔保簽約的全流程,效率遠超傳統線下模式(通常需要3-5天)。最終,該企業獲得200萬元“匯率避險保”保函額度,並辦理了近120萬美元的外匯掉期產品,有效盤活美元收匯資金、降低財務成本。

“以前怕麻煩、成本高,不敢做匯率避險。現在通過外匯局平臺獲得擔保增信後,在浙商銀行的交易寶平臺線上就能簽約衍生品,省心又省錢,真正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多維構建機制:破解小微企業避險難題

此次首筆試點落地,是浙商銀行落實政策創新、服務外貿企業的縮影。近年來,浙商銀行持續發力,打出“理念先行+服務定製+減費讓利”的“組合拳”。

服務理念方面,浙商銀行成立“匯率避險服務”金融顧問工作室,加強風險中性理念對客宣導。截至目前,新媒體矩陣線上觸達客戶超50萬人次;全國組織開展匯率避險相關培訓220餘場,主動提供外匯政策解讀、外匯交易建議等服務,全面提升小微企業匯率避險的理念和意願。

定製化產品方面,推出“浙商匯利盈”專屬產品包,根據小微企業外幣結算賬期、風險承受能力等推薦適配的避險產品,涵蓋遠期、期權等衍生品;重點聚焦產業集羣,提供“一行一策”的定製化服務,已覆蓋蘇州生物醫藥、廣東惠州電子製造、江西贛州傢俱產業、紹興紡織服裝及金華跨境電商等行業集羣。

此外,浙商銀行對小微企業加大減費讓利支持力度,對擔保項下業務實施成交匯率全額優惠,優化鎖匯價格。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通過主動授信累計爲3600家企業提供匯率避險服務,有效緩解保證金佔用壓力,降低套保成本,提升匯率避險普惠性。

“匯率避險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浙商銀行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此次試點爲起點,持續深化外匯局政策應用與外部協同,提供避險+結算+融資綜合服務,讓更多小微外貿企業敢用、會用、用好匯率避險工具,爲外貿高質量發展貢獻浙銀力量。”(一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