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研發支持、醫保準入、臨牀應用等維度推出16條具體舉措,旨在推動創新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疊加行業基本面改善,爲創新藥發展按下“加速鍵”。
《措施》從研發、審批、准入到支付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進一步疏通創新藥從上市到臨牀應用的流程。自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創新藥”以來,國家已陸續出臺系列政策,覆蓋投融資、研發審批、定價、配備使用及支付(包括商業保險和醫保)等環節,推動國內藥企從“仿創結合”向“全球原研”轉型。
有基金經理表示,創新藥兼具當下業績釋放和長期發展潛力,在成長股中較爲稀缺。政策利好推動創新藥板塊表現強勁,港股恆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年內漲幅達68.71%(截至2025年7月初),市盈率TTM爲29.44倍,處於歷史相對低位,估值修復空間較大。
此外,隨着創新藥行業從研發探索期向商業化收穫期過渡,港股上市創新藥公司2024年實現營收485.3億元,同比增長17.3%,部分頭部企業2025年實現扭虧,進入規模化盈利階段。與此同時,海外授權交易持續活躍,2025年1月至5月中國創新藥企對外授權交易總金額達455億美元,超2024年全年水平(數據來源:醫藥魔方)。
有業內人士認爲,中國創新藥正迎來業績爆發期,中短期依賴國內市場放量,中長期看海外市場貢獻。當前行業市值約3萬億元,風險收益比較高。投資者可關注創新藥行業及AI技術縮短研發週期帶來的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