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記者 田剛】2024年是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10週年,從最初的滬港通,到後來的深港通、債券通、ETF通等,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拓展和升級,交易規模和活躍度顯著提升。
互聯互通機制啓動以來,陸股通逐漸成爲國際投資者投資A股的主要渠道,不僅便利了中國內地資金流入香港股票市場,更取代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成爲內地投資者尋求海外資金配置的首選途徑。
近年來,北向資金持有A股市值佔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股票資產總額比例持續提升,並增至近八成。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北向資金合計持股市值2.21萬億元,電力設備、銀行、食品飲料等爲北向資金持股市值居前的重倉行業。持倉變動方面,非銀金融、社會服務、房地產等行業去年末北向資金持股量環比增幅居前。
光大證券國際董事兼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主管陳政生此前公開表示,互聯互通機制有效發揮香港穿針引線的作用,是全球與中國之間的對接窗口,助力國家在金融領域加快對外銜接,實現金融強國建設。
另有業內人士建言,現時互聯互通機制已涵蓋股票二級市場,下一步是探討能否加快擴展至一級市場;從過去數年實際效果來看,上交所、深交所及港交所的IPO市場,集資額穩居全球前列,往後若能推動新股通,其潛在的積極影響將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