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特色ESG體系,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

【環球網財經記者 田剛】在經過多年的醞釀和發展,ESG信息披露也在2024年迎來了明確和細化的關鍵變化,政策導向整體則呈現結構化的趨勢。

11月6日,滬深北交易所發佈了《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了披露要求和規範,爲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導;國資委新聞中心和中國經濟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國資報告》則在11月下旬推出特別策劃《構建中國特色ESG體系》,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ESG”這一概念。

在此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最新進展,以及“中國特色ESG”的特色體現在哪裏,成爲備受業界關注的話題。環球網財經採訪了中國社科院教授、責任雲研究院院長、鯨牛科技CEO鍾宏武,就上市公司及國央企該如何做好“中國特色ESG”的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相比海外資本市場,我國ESG披露有哪些特徵?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的比例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2024年A股市場上共有2227家上市公司單獨發佈了ESG相關報告,整體披露率達41.7%,創下歷史新高,較上一年提升超過5個百分點。

鍾宏武認爲,當前大型企業、央企、金融機構等對ESG理念的接受度較高,已經將 ESG 納入企業戰略規劃和日常運營中,積極主動地披露ESG信息,並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開展了諸多實踐,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同時,國內的ESG評級機構逐漸增多,評級體系也在不斷髮展和完善,爲上市公司的ESG表現提供了更多的評估和參考,促使企業更加重視自身的ESG建設。

但鍾宏武也提到,與其他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相比,我國ESG信息披露存在如下特徵:首先是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披露比例和質量都在不斷提升,尤其是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取得了較爲顯著的進步。

其次是強制披露程度不同。在多數海外資本市場,ESG信息披露的強制性要求相對較高,如歐洲部分國家的企業早已被要求進行較爲全面和詳細的ESG信息披露;而我國目前雖有部分強制披露要求,但整體上仍以自願披露爲主,不過強制披露的範圍和力度也在逐漸擴大。

第三是披露標準和框架差異。國際上有一些被廣泛認可的ESG披露標準和框架,如國際可持續信息披露準則理事會(ISSB)、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等制定的標準;我國在借鑑國際經驗的基礎上,也在逐步建立適合本國國情的披露標準和框架體系,如滬深北交易所發佈的相關指引和指南,當然這也爲“中國特色ESG”埋下了伏筆。

最後是市場成熟度與投資者認知程度不同。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對ESG理念的認知和接受程度相對較高,ESG投資也更爲普遍,這促使企業更加積極地進行ESG信息披露以滿足投資者需求;在我國,雖然投資者對ESG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但整體認知和參與度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上述特徵也導致了ESG信息披露在不同行業的覆蓋度存在不小的差異。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統計,2023年度A股ESG報告披露率最高的行業是銀行,42家上市銀行均披露了2023年度ESG報告、披露率達到100%;其次是非銀金融,ESG披露率達到87.06%。

對此鍾宏武認爲,不同行業之間的ESG披露覆蓋度存在較大差異,部分技術密集型或服務性行業的披露率相對較低,這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不同行業的分類指導和政策支持,促進各行業ESG信息披露的均衡發展;當前A 股市場的ESG信息披露正處於從自願披露爲主向強制披露過渡的階段,這將促使更多企業重視ESG工作,加強信息收集、管理和披露的能力建設,提高ESG信息披露的質量和可比性,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相對於國際標準,“中國特色ESG”的特色體現在哪裏?

2022年11月,時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指出:“需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場估值理論的適用場景,把握好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今年11月下旬,《國資報告》則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ESG體系”這一理念,顯示出我國政策導向的對於ESG披露及評價,在參照國際標準的同時,也會有所區別和差異化。

對此,鍾宏武認爲,“構建中國特色ESG體系”中的“中國特色”,將體現在五個方面:

首先是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中國特色ESG體系強調與國家發展戰略的深度融合,如服務於碳達峯碳中和目標、鄉村振興戰略、共同富裕等。特別是國有企業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履行ESG責任,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其次是突出國有企業的功能價值:國資國企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承擔着特殊的社會責任。中國特色 ESG 體系注重發揮國有企業的功能使命,如在能源保供、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的支撐作用,體現了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中的獨特價值;

第三是社會責任統ESG工作:國有企業集團層面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社會責任工作體系,ESG側重於上市公司和海外市場,應該將ESG工作納入社會責任範疇,進行統一部署。

第四是中國特色的ESG治理結構:結合中國國情和國有企業的特點,在公司治理維度上考慮黨建議題等,強調黨組織在企業決策、監督等環節的作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治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爲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最後是評級方法的本土化探索:國內評級機構在評級方法上會結合中國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本土化探索,形成一套既接軌國際又符合國情的評級指標體系和方法。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上,除了涵蓋國際ESG共性指標外,還會根據國家戰略加入如“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等特色指標,使評價體系更貼閤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構建中國特色ESG體系,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

對於央國企羣體,“構建中國特色ESG體系”將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如何做好“中國特色”的ESG工作,以及在日常與ESG有關的工作中如何凸顯出“中國特色”,更是對每一家國有企業的ESG工作的考驗。鍾宏武認爲,構建中國特色ESG體系,建議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把本土ESG評價體系建設好,主要包括:把中國標準立起來,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資委、證監會等,應指導研究機構、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制定既與國際接軌、符合行業規範,又符合中國實情的ESG評價體系。把生態系統鏈起來,對現有本土ESG機構進行篩選,優選聚集一批優質的評級機構、認證機構、諮詢機構,大力扶持有潛力的平臺,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把監管措施嚴起來,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資委、證監會等,應監管指導內外資從業機構規範開展評價,重點圍繞數據作假、惡意做空、信息竊密等實施監管,必要時會同公安、網信等部門聯合執法。把信批質量提起來,抓住企業ESG信披這個關鍵一環,以央國企、上市公司、行業龍頭等爲重點,給予規範性的信披標準指導,把自願批、半強制批、強制批事項結合起來,推動企業提高信披質量。

其次要提升本土評價體系權威性,這包括豐富指數產品矩陣,解決好國內指數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問題,指導指數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積極創新,提供差異有序、梯次配置的產品,豐富供給面;以及強化典型指數效應,發揮好“央企ESG·先鋒100指數”作爲監管指數的標杆效應。搞好配合,形成投資指數、影響力指數、研究指數的合力效應,做到“良幣驅劣幣”,確立典型指數在資本市場的“權威”,使其產生更大傳導力、影響力。此外還需加強國際溝通交流合作,督促外方評價機構如實反映中國實際,客觀評價中國經濟。

第三則還需要拿出“真金白銀”配套措施,既要拿出實質性的產業扶持政策,也要推動金融業務應積極用好本土ESG評價結果,這就涉及到將ESG評價機構建設納入高質量服務業建設內容,予以資金、稅收、財政、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指導央國企、上市公司、行業頭部企業等優先選擇本土ESG評價機構爲其服務,以及指導內資金融機構在提供優惠信貸等業務時認真參考國內ESG評價機構意見。

在此過程中,鍾宏武還特別強調需要國資委、證監會等主管部門,應及時遴選推廣一批用好ESG評價結果優秀實踐案例,強化標杆示範效應;政府在重大采購投資時,要把本土ESG評價機構納入投資或召採的可行性框架中,力爭政府投資向社會貢獻度高的企業傾斜。

此外,鍾宏武還提到應當支持本土ESG機構評價走向海外,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合作中,對我企業參與海外重大項目需要提供ESG評價時,商務部、發改委等優先推薦我本土ESG機構參與,穩步有序推動我本土ESG機構出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