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年末臨近,我國理財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據Wind數據顯示,儘管11月理財規模實現增長,重返30萬億元大關,但近期銀行攬儲壓力加大,理財規模開始出現回落跡象。
據悉,監管部門近期要求理財公司不得通過違規手段自建估值模型以平滑產品淨值波動,這一新規可能導致理財產品淨值波動加劇,加之債牛行情的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共同對理財市場的規模穩定構成了威脅。
華西證券研究所的測算顯示,12月9日至13日,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環比減少了1359億元,其中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和長期限固收類理財產品受到的衝擊最爲明顯。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鬱表示,隨着年終臨近,理財規模的降幅可能會進一步加大。
監管部門的通知要求理財公司使用中證、中債等第三方估值,減少自建估值模型的使用,這意味着理財產品將直面淨值波動,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淨值波動可能會加大,進而影響理財產品的規模。
儘管如此,11月的理財產品規模增量仍高於過去三年同期的平均增量,固收類理財產品因其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資金的淨流入。業內人士認爲,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業績表現得益於債牛行情的支撐,但未來債市的走勢將對理財產品的規模產生重要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近期對部分交易激進的金融機構進行了約談,要求金融機構關注利率風險,提高投研能力,依法合規開展投資交易。這一舉措旨在控制債券收益率過快下行,防範市場風險。
總體來看,理財市場在年末面臨着資金回表的壓力,同時需要適應監管部門的新規要求,30萬億元的理財規模保衛戰已經悄然打響。市場各方正密切關注理財市場的動態,期待理財市場能夠平穩度過年末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