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上海電(記者許曉青、王鵬)“觸碰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讓我止不住流淚。”自英國遠道而來的丹妮絲·維尼6月14日在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首映會上感慨。當天上午,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影片以123分鐘的篇幅,向觀衆呈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段鮮爲人...
這是一場電影節與影迷的雙向奔赴。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461部影片將與影迷見面。1624場放映、約90場觀衆見面會,覆蓋上海16個區的47家影院,以及長三角地區5座城市的6家影院。影迷們爭分奪秒。6月7日中午12點,本屆電影節開票。開售10分鐘,已有36部影片、200場次售罄。開售1小時,共...
6月14日,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啓幕,正式開啓爲期10天的光影盛宴。集中首映世界電影進入中國時區每年夏天,伴隨氣溫一起升高的,是人們對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熱情。作爲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每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就將世界電影“調”至中國時...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四川成都世園會主會場依舊人聲鼎沸,河北正定夜市遊人如織,山東東平“大宋不夜城”熱鬧非凡……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許多遊客參與了夏日夜間遊,感受了“夜經濟”的活力。不少網友留言:“這樣的氛圍,一定要體驗!”熱門“打卡”隨着入夏時日漸長,各地推出豐富多樣的夜間活動。人民網...
本報電(姚夢)當地時間5月29日,江蘇省鹽城市代表團應邀參加克羅地亞查科韋茨市“城市日”慶祝活動。活動中,中國國家級非遺項目淮劇驚豔亮相,用藝術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樑。查科韋茨市位於克羅地亞北部,是梅吉穆列省的省會城市,也是該省商業、貿易、教育及文化交流中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2019年8月,鹽城...
本報電(文宗)當地時間6月9日,“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國寶全球巡展”在卡塔爾最大文化園區卡塔拉文化村開幕。展覽旨在加強文物對外交流,推動三星堆古蜀文明走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持續擴大三星堆文化國際影響力,提高古蜀文明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卡塔爾是此次全球巡展海外第一站,由三星堆博物館和...
穿上心儀的漢服,沉浸式體驗一場龍舟賽,美美地喫上一口新包的糉子,再去打卡歷史文化名城、博物館……“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正是出遊好時節。從國潮到漢服,從文博到古鎮遊,從市集到非遺,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和發展過程中,正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個端午佳節,消費熱力如潮湧動...
戶外運動產業爲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提供了新路徑,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有一些“小變化”耐人尋味。網絡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徒步”“騎行”“露營”等相關搜索量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而與徒步、騎行深度綁定的衝鋒衣,2023年四季度線上...
檀板笙歌,繞樑不絕,衣袂翩躚,餘韻悠悠。越劇《新龍門客棧》自去年3月首演以來,演出超過160場,短視頻平臺視頻播放量超18億次,觀衆多數是年輕人。前不久落幕的武漢“戲碼頭”戲曲藝術展演持續50多天,舉辦30餘場演出活動,近2萬名觀衆參加,其中年輕人佔四成以上。如今,傳統戲曲煥發新彩,頻頻出...
絨花髮簪、民樂戲腔、非遺手藝等日益流行,國風與科技、動漫等跨界融合……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上,不少年輕網絡博主以各種方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豐富拓展國風國潮的當代表達。“作爲平臺方,我們要保護好年輕人的創作熱情,讓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B站董事長、首...
綜合羅馬尼亞媒體Romania-Insider和美聯社日前的報道,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2024年發佈的一款襯衫單品被指“文化挪用”羅馬尼亞傳統服飾。有羅馬尼亞團體發現,這款襯衫中的設計元素和靈感來自於本國傳統服飾“ia”。這種婦女服裝的特色在於複雜的刺繡和流蘇,其作爲該國豐富民間文化的象徵...
手賬插畫師秦志臻——畫出古建的“網感”本報記者付明麗“一到晉祠,時間就慢了下來。畫古建就是與古人對話。”在山西太原晉祠博物館,記者見到了1995年出生的古建插畫師秦志臻(見圖①,袁凱攝)。聖母殿前,秦志臻一筆筆描畫,重檐歇山頂、綠釉琉璃瓦一一呈現。跳躍的空間、放大的細節、大塊的色彩……秦...
本報北京6月5日電(記者何思琦)5日,紀錄片電影《再會長江》在北京舉行首映禮。該影片由日本導演竹內亮執導,講述了一個跨越6300公里,追尋長江源頭第一滴水的故事,展現長江的變化、沿岸居民生活的變遷。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表示:“《再會長江》用心用情,不僅呈現了長江的秀美壯闊,更專注挖掘長江的...
“我是融水山三妹,長得不瘦也不肥。走過池塘魚擺尾,走過山邊蜜蜂追。”5月19日,第14箇中國旅遊日當天,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峯公園歌仙廣場,苗族女孩韋莉莉身穿民族服裝,直播唱山歌。韋莉莉家住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洞頭鎮,因唱山歌走紅,在某短視頻平臺上名叫“山三妹”,擁有130多萬粉絲。“網...
今年端午節,香包、手繩、艾草裝飾品相當走俏,與龍舟相關的商品頗受歡迎,糉子的“禮品屬性”也大大降低,開始迴歸食物本性。端午節即將到來,與端午節相關的商品開始熱銷。記者發現,今年的端午節消費,除了糉子和應節的點心,香包、手繩、艾草裝飾品相當走俏,與龍舟相關的商品也頗受歡迎。裝飾品走俏幾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