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北京的會館和戲園(舊時稱專供演出戲曲的場所)承載着人們的鄉愁,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漫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不僅能感受到現代都市的繁華與活力,更有機會走進會館和戲園,體驗一種別樣的演出形式。

爲了進一步推進會館舊址的傳承保護與創新利用,推動文物活起來、火起來,北京市已確定了7個會館舊址作爲“演出進會館”承載地,立足會館特色,搭建地域文化交流展示平臺,衆多會館和戲園集體“上新”。

2023年,北京推進“演藝之都”建設,繼續打造“大戲看北京”“會館有戲”等重點品牌活動,先後有百餘部精品劇目和影片在線上線下進行展演、展播、展映,總觀看人次超過3800萬。

讓我們一起漫步京城會館和戲園,體驗北京的文化記憶,感受古都文藝的新故事。

會館有戲

在北京市東城區前門大街東側,沿三里河河道走去,不僅能看到老北京的朱門黛瓦、衚衕風情,還能欣賞“江南水鄉”的青磚石橋、柔美水景。一路向東,走進青雲衚衕,擁有400年曆史的顏料會館就坐落於此。這座會館由山西省顏料、桐油商人於明代所建,歷史上,這裏就是一處集祭祀與觀戲爲一體的匯聚之所。如今,走進顏料會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傳統戲臺,好戲仍在這裏上演。

觀衆落座,快板大鼓齊響,燈光亮起,臺下正對着舞臺的一扇大門打開,演員從門中走出。在座的觀衆一時成了“劇中人”,跟隨着演員的步伐穿越到了舊時的顏料會館,老弦師彈起弦子,大鼓書唱起來,觀衆也被招呼着看拉洋片。這是沉浸式曲藝劇《南城記憶之“老門神”》在顏料會館上演的精彩場景。

該劇目包含牛骨數來寶、拉洋片以及單絃、大鼓、相聲、快板等9種曲藝形式;並且充分利用顏料會館的空間佈局,會館的主舞臺、樓梯,乃至觀衆席之間的過道都是表演場地;不僅如此,演出還設計了多輪互動環節,每位觀衆在演出開始前都能拿到數枚銅錢,在演出過程中可以打賞自己喜歡的演員,還原舊時代曲藝人和觀衆互動的情形。

“沒有想到傳統曲藝演出也能這麼有趣!”文女士來北京旅遊,偶然間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了顏料會館的介紹,特意抽出時間來看了這場戲。當前,這裏的演出主打“民樂+”的創意編排,融合京劇、嗩吶、舞蹈等多種形式,時尚元素與歷史積澱結合。

而在15年前,顏料會館還因缺乏管理,雜草叢生、外形難辨,2010年才通過保護性修繕,恢復原有形制。直到11年後,隨着“會館有戲”首場演出的成功上演,400年的戲臺纔再續絃音。

會館是北京城市歷史的親歷者,也是古都文化開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見證。2021年,北京市研究制定《關於推動文藝院團演出進會館舊址的工作方案》,推出“會館有戲”系列活動,促進文化空間資源與文化內容資源有效對接。在這一政策推動下,一座座會館煥發新生。

不同於顏料會館生活味兒十足的演出風格,對於坐落於北京市前門西河沿街銀號會館內的正乙祠戲樓,總經理張鵬希望將其打造成古戲樓界的“國家大劇院”。

作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整體木質結構的室內劇場,正乙祠戲樓被譽爲“中國戲樓活化石”,梅蘭芳、譚鑫培、王瑤卿等京劇名角兒都曾在此獻藝。歷經數年修繕,正乙祠戲樓在2022年4月重啓,並藉着“會館有戲”的契機,用“好戲”激活會館內核,打造文化品牌。

近日,被稱爲“觀其復”版的新版崑曲《憐香伴》在正乙祠上演,不同以往的是,此次演出,《憐香伴》採用“無麥場”的體驗模式,演員身上沒有任何麥克風設備,深度還原300年前演出的情景,塑造原生態、沉浸式的觀演體驗。“太奇妙了,第一次聽沒有麥克風的演出,感覺戲曲本身的韻味通過這樣的方式體現得更明顯了!”觀衆李女士說。

當前,除駐場大戲“觀其復”版崑曲《憐香伴》和《牆頭馬上》,還有經典崑曲劇目《獅吼記》,京劇《惜嬌》《河東獅吼》等都會在此上演。同時,舞劇《幻茶謎經》等帶有西方色彩的藝術形式也走入古戲樓,東西方文化在此交流,帶給觀衆前所未有的奇妙感受。對此,張鵬表示,希望未來人們來到這裏不僅僅是看一座擁有300多年的古戲樓,還應從中體驗到更多中西結合多元文化與新潮流的碰撞。

在古戲樓裏演出,也給演員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幻茶謎經》導演趙梁介紹,這一作品在很多地方都上演過,去年還去過俄羅斯,“但在正乙祠演出是天作之合,戲樓的古色古香爲這齣劇增添了一種獨特的觀感。”

守正創新中,老戲樓也在尋求新變化。除日常演出外,正乙祠還會組織戲曲公益講座、文化沙龍以及與傳統文化節日有機結合的民俗體驗活動等,讓觀衆全方位感受到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

會館有展

出了虎坊橋地鐵站,再步行200餘米,就能看到石牆上用6個燙金大字寫着“北京湖廣會館”。始建於1807年,湖廣會館見證了時代風雲,保存了城市記憶,是北京現存擁有戲樓的重要會館之一。

今年1月5日,歷經一年半修繕的北京湖廣會館正式亮相。紗幔影影綽綽,場燈漸暗,聚光燈亮起,爲湖廣會館量身定製的沉浸式駐場戲劇《湖光洄夢》伴着琴音上演。隨着戲中人的腳步,觀衆也在戲臺、後臺、觀衆席以及兩處庭院中移步換景。如今,湖廣會館結合古戲樓與國粹京劇藝術,打造“三臺兩院”演藝新空間。

“要讓湖廣會館煥發生機,離不開古典意蘊與當代表達的有機結合”,湖廣會館負責人王學偉介紹,“我們還通過展覽、研學、美食、茶飲等多業態並行,營造文物活化利用新場景。”

融合數媒技術與光影藝術,湖廣會館依託“北京戲曲博物館”推出兩大特色展覽,再現京劇歷史上的經典劇目和名角風采,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京劇名家穿過的戲服、戴過的盔頭、用過的摺扇……進入展廳,就如同走進了京劇的歷史長河。

熱愛戲曲藝術的楊女士在參觀時說:“讓我驚喜的是這裏有可以互動的工筆寫生戲畫像《同光十三絕》。我剛剛點擊了互動屏幕上的伶人頭像,就可以看到生平介紹,畫面中的名伶還會‘開口’表演自己的代表劇目唸白。”通過數媒技術,這些名伶跨越了時空距離,再現當年的絕代風華。

結合湖廣會館特有的環境與歷史文化,這裏開展了面向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的高端大師班、親子工作坊,還在保留茶樓原有茶歇功能的前提下,打造了國風茶飲會客廳。

不同於湖廣會館致力於構建集戲樓、展覽、茶室、研學於一體的綜合性休閒場所,臨汾會館更注重在煙火氣中留住鄉愁。

走到前門草廠三條與西打磨廠街交會處,一座灰色的二層小樓——臨汾會館映入眼簾。大槐樹下,青磚朱門,這裏用三進四合院打造出了一方留住鄉愁的溫暖空間。

臨汾會館始建於明代,距今逾400年,由山西臨汾旅京商人共建。2017年,經過適度開展產業化利用,一度淪落爲大雜院的臨汾會館重獲新生,成爲北京首家“北京會館文化陳列館”。

走進陳列館,一系列展板和實物,講述了會館與北京600多年的淵源。臨汾會館裏面的“桑梓之情——北京會館文化展”是很鮮見的以北京會館文化爲主題的展覽,總面積約800平方米。通過這裏展示的各地方言、習俗和美食,就能想象當年各大會館中,異鄉人“北漂”奮鬥之餘,傾訴鄉愁的場景。

從最開始的試館、同鄉會館,到後來的行業會館,會館不僅承載着商業交流和服務的功能,更是文化的交匯地,集祭神、演劇、聯誼等多種功能於一身。展覽中提及的諸多名人趣事,都曾在這裏發生。一罈杏花村酒,一杯飄香的鄉茶,就讓人彷彿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某種意義上,一座會館就是一個展示地域文化的活態博物館。”北京會館文化陳列館館長張勇介紹。

在幾百年的會館歷史中,無數赴京的外鄉人在此說家鄉話、聽家鄉戲、喫家鄉飯、拜家鄉神。會館在演變歷程中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與地方記憶,在時代變遷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戲園煥新

老北京的文化遺存,除了會館,還有戲園。不同於會館和會館中的舞臺(戲樓等),戲園是舊時專供演出戲曲的場所,如今也被稱爲戲院、劇院,除了演戲,還煥新承擔了更多的文化功能。

吉祥大廈矗立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上,在這座大廈的七至八層,坐落着一座特別的空中戲院——吉祥大戲院。

吉祥大戲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08年建立的“吉祥茶園”,後更名爲“吉祥園”,曾坐落於王府井東安市場的東北角,與梅蘭芳大師淵源深厚,被譽爲京劇的重要根據地。1993年,因東安市場的整體規劃,吉祥大戲院拆除。2021年,吉祥大戲院在王府井重獲新生。

步入新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現代感十足的金屬“影壁”與紗質屏風,上面鏤空雕刻着“吉祥大戲院”,既古樸又典雅。透過大廳的落地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王府井的繁華街景和遠處故宮的飛檐翹角,古今交融的景象令人陶醉。劇場內,古色古香的藻井上繪有精美的彩繪,特別加入了寓意吉祥的圖案,與戲院名稱相呼應。

日前,吉祥藝術課堂——京劇《伍子胥》導賞活動在吉祥大戲院展開。舞臺上,北京京劇院優秀青年老生演員譚筱羽深入淺出地講解京劇演唱的精髓:“京劇演唱中每一個字的字音,要包含字頭、字腹、字尾,其中字頭有力、字腹飽滿、字尾歸音。”她邊講解邊示範,幾句悠揚的戲詞令臺下觀衆聽得如癡如醉。

“吉祥藝術課堂”系列活動是戲院精心打造的品牌項目,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粹,讓觀衆感受到優質戲曲文化的薰陶。此外,課堂採用全程網絡直播技術和短視頻模式雙配合,大大拓展了文化藝術的傳播邊界。

“走進吉祥大戲院,彷彿回到了那個京劇盛行的年代,同時會有一種既傳統又新潮的感覺。”一位老戲迷說道。

吉祥大戲院3公里外,在大柵欄商業街,一座“古城門”風格的建築映入眼簾,門樓中間金字寫着“大觀樓”,左側寫着“影戲”,右側寫着“茶園”,門外擺放着“中國電影之父”任慶泰半身銅像。如今名爲“大觀樓影城”的這方天地,當年不僅演出戲曲,還曾是“中國電影誕生地”——大觀樓影戲園。

大觀樓影戲園由任慶泰創辦,曾兼營“豐泰照相館”。1905年,任慶泰邀請京劇演員譚鑫培在豐泰照相館拍攝電影,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段。同年12月,影片在前門大觀樓影戲園放映,儘管電影沒有任何鏡頭變換,沒有色彩和聲音,放映後仍然轟動京城。這便是中國人自己攝製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標誌着中國電影的誕生。

如今這裏不僅像普通影院一樣放映電影,作爲中國電影誕生地,還承擔着展覽展示的功能,觀衆透過展覽,可以想象當年第一部電影誕生的情景:譚鑫培身着紅色戲服,面戴髯口,手持大刀,完美詮釋着京劇中威武的黃忠形象。身前,一位照相技師用手搖木殼制攝影機對着他攝製,一位導演則在一旁認真把關,將譚鑫培的京劇表演完美地搬上銀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