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新春將至,迎年、忙年的氛圍越來越濃。街頭巷尾飄蕩歡快的旋律、掛起火紅的燈籠;集市上,掛滿擺滿寓意吉祥的春聯、栩栩如生的剪紙;返鄉的遊子腳步匆匆,奔赴團圓……神州大地,奏響新春序曲。
我們即將迎來成功申遺後的首個春節,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走向世界,也在中華大地激起時代迴響。全國各地精心謀劃,各具特色的非遺表演、熱鬧喜慶的民俗活動輪番上演。這個中國年,歡樂祥和,四海同春。
多樣年俗,每個人都是非遺的參與者傳承者
“春節發源地,閬中天下稀。我是‘春節老人’落下閎,給大家送福嘍!”1月7日,農曆臘月初八,四川閬中古城年味濃濃。一句句吉祥話,讓路過的遊客和市民心裏暖暖的。
西漢時期,閬中人落下閎參與創制《太初曆》,以孟春正月朔日爲一元之始,爲現在的“春節”奠定了基礎。
作爲“中國春節文化之鄉”,閬中保存至今的搶寅水、亮花鞋、春倌說春、遊百病等習俗,賦予春節濃厚的韻味。
“對閬中人來說,參與春節活動,就是在參與文化遺產的傳承。”閬中市文旅局局長鬍濤介紹,從臘月初八起,閬中將舉辦長達42天的春節民俗活動,爲當地種類繁多的年俗提供全面展示的“大舞臺”。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大江南北,年俗各具特色,承載着對新年的美好期許。
進入臘月,山東各地的年集便熱鬧起來。在臨清市運河風情園,火紅的燈籠高高掛,文化大集、年貨大集、非遺大集匯聚一堂。臨清架鼓、龍燈、運河秧歌、煙店竹馬、廖莊花鼓等各種表演輪番上演;濟美醬菜、禮服呢布鞋、臨清貢磚系列文創、葫蘆雕刻、剪紙……非遺產品琳琅滿目。
市民張素蘭買了不少年貨,“我們家年年都要買魚買雞,‘年年有餘’‘大吉大利’嘛。”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羅微認爲,春節申遺成功,有利於提升人民羣衆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共鳴共識,激發運用傳統節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動自覺。
年關將近,在江西井岡山市東上鄉虎爪坪村,全堂獅燈傳習所裏熱鬧非凡,8位95後圍着傳承人林文輝,謀劃怎麼接過全堂獅燈表演的接力棒,把這一年俗文化傳下去。
“表演就是傳承。”林文輝手把手指導,身披獅衣,手握獅頭,騰、挪、閃、轉間,威猛剛勁活靈活現。
“每年大年初一就在村頭、場院、各戶廳堂表演,好看得很!”虎爪坪村黨支部書記林作明說,“蛇年春節,希望有更多遊客來看全堂獅燈表演!”
過年,過的是人氣和熱鬧。街市社區,廟會圩集,年俗活動豐富多彩,節日氛圍越發濃厚。
這幾天,天津古文化街吊錢兒市場裏,吊錢兒、福字、剪紙、春聯、窗花等傳統手工藝品琳琅滿目,攤主們忙個不停。
曹彩霞是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蘭芝剪紙的第三代傳承人。“每年我都會推出新品,今年也準備了20多個新樣式,主要是以蛇與葫蘆的紋樣搭配,寓意福祿雙全、財源滾滾。”曹彩霞說。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認爲:“春節申遺成功,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春節文化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爲加強春節文化研究闡釋、傳承弘揚,2025年春節,文化和旅遊部圍繞非遺保護傳承,將統籌開展“點亮中國燈”蛇年燈會燈綵展示、“趕個年味集”蛇年非遺大集、“古城過大年”、“年畫進萬家”等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優質文化和旅遊產品供給,打造新春文化大聯歡。
文旅融合,新場景新業態新動能
1月22日,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主場活動在湖南嶽陽張谷英鎮張谷英村舉行。
爲了探索消費新路徑,讓遊客從“看過來”到“留下來”,張谷英村將演出與美食結合,遊客們能夠一邊觀看接地氣的鄉村節目,一邊圍坐在一起品嚐地道的鄉村美食。
大街小巷年味愈來愈濃,不少商家提前策劃一系列新春活動,推動節前消費市場和文旅市場迎來新一輪的火熱,讓新年經濟釋放出新活力。
入夜,澄潭江兩岸燈火交織。越劇人物走出舞臺,穿行在亭臺樓閣間,遊客彷彿置身戲中……這是浙江嵊州越劇小鎮的春節前夕的景象。
“歡迎大家來嵊州過一個越劇裏的春節!”嵊州市文化館館長姚華江介紹,以前,新春正月,村裏便開始搭臺唱戲。如今,喜愛越劇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嵊州也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基礎上,依託AR、裸眼3D、智能捕捉等技術,打造沉浸式越劇。“觀衆和演員置身同一個場景,還能現場學習越劇唱腔、化裝和服裝設計。”姚華江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旅深度融合,催生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給遊客帶來新體驗,帶動形成服務型消費新的增長點。
“過年去趟哈爾濱”“請到廣東過大年”……南北互遊過春節,成爲不少家庭的選擇。
夜幕降臨,黑龍江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裏,巨大冰塊中燈帶閃亮,一座座壯觀的冰雪景觀美輪美奐。
“‘爾濱熱’如何持續?2025年春節,哈爾濱在傳統冰雪旅遊基礎上創新供給,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哈爾濱市文旅局局長王洪新介紹,本屆雪博會首次推出了夢幻雪舞臺、雪上大滑梯、雪趣研學營等,帶給遊客更加豐富獨特的冰雪體驗。
在廣東潮州,遊客漫步古城,觀燈看戲逛廟會;走入酒肆茶樓,喝工夫茶、嘗牛肉丸;住進特色民宿,感受潮州人的飲食起居。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每年都會吸引大量遊客來這裏沉浸式過年。
油柑美式、單叢茶蛋糕、橄欖油柑茶……除了傳統美食,本地年輕人將潮州特色茶文化與消費新趨勢結合,獨立咖啡館、新式茶飲店等新業態遍地開花。
2025年春節期間,我國各地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並推出一批“非遺大集”“非遺潮玩”“非遺年貨”。“文旅融合,不斷增加優質文旅產品供給,讓非遺國潮、春節年俗在新應用場景中火起來,也爲新型消費蓬勃發展帶來新動能。”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相關負責人說。
交流互鑑,吸引更多人愛上中國年
走進江西南昌城南龍燈基地,一片繁忙的生產景象。工人們正全神貫注地製作着龍燈,手中的工具上下翻飛。一旁,幾個工人正將一箱箱包裝好的龍燈搬上卡車,準備發往世界各地。
“前不久春節申遺成功,農曆年底正是城南龍燈‘出海’的最佳時機。從我們的訂單就能看出來,世界各地對於舞龍的熱情極高。”城南龍燈傳承人史克濱說,龍燈已經出口至美國、法國、印度、澳大利亞及東南亞各國。
來自尼泊爾的留學生尼沙德特地來到龍燈基地參觀,“我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這次我們觀看了龍燈的製作過程。我還製作了一條綵帶龍,真的太好玩了!”尼沙德感慨,這裏熱鬧的氛圍讓他感受到中國春節的獨特魅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祕書長朱剛認爲,春節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這種期待全世界人民是一致的,春節申遺成功便是國際社會對春節文化表達的認同肯定。
2025年春節臨近,來自廣東揭陽的國家級非遺項目英歌代表性傳承人陳來發和他的英歌隊格外忙碌,他們的演出已排到了元宵節。
“甲辰龍年春節,我們到英國表演,英歌鬥志昂揚的氣概、團結向上的風貌吸引了70多萬人現場觀賞,希望英歌的風采能夠帶着中國的年味,更好走向世界。”陳來發說。
聚焦對外文化交流,2025年春節,海外70餘個國家和地區將舉辦中國新年音樂會、新春巡遊、新春廟會等400餘場活動,近20個國家將舉辦“全球彩燈點亮活動”。“讓海外民衆更加了解中國春節,共同感受歡樂喜慶、團圓和諧的節日氛圍。”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年不僅走出去,也吸引更多海外遊客走進來。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九屆常會上,中國代表向各國朋友發出邀約:“歡迎大家到中國體驗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
近日,30多名來自英國、意大利等國的留學生相聚海南海口,參加非遺文化體驗交流活動,隨着蛇年新春臨近和中國春節申遺成功,拜年、除夕守歲、發壓歲錢成了大家感興趣的共同話題。
“在泰國有很多華僑華人,泰中兩國的春節習俗有許多相似之處。”泰國留學生陳浩文說,“2024年,我曾在中國度過了第一個春節,體驗了喫年夜飯和拜年的傳統,感到十分親切。申遺成功後,中國春節一定會更熱鬧!”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春節申遺成功,有利於深化國際社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爲世界文明多樣性貢獻更多的中國色彩。
目前,我國已對38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籤政策,過境免籤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至240小時。開放的氛圍,讓“中國遊”成爲海外社交平臺上的熱詞。
每逢歲末年初,吉林琿春都會迎來俄羅斯遊客入境高峯。俄羅斯遊客體驗中國文化、品嚐中國美食,和琿春市民一同迎接春節。中國的非遺樂器彈奏和俄羅斯的鄉間民謠交替表演、相映生輝。
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互動性強、體驗豐富的春節習俗,能讓各國人民真切感受到以和爲貴、歡樂祥和、和合共生,吸引更多人愛上中國年,參與中國年。”羅微說。
(本報記者 李卓爾 鄭海鷗 本報記者王珏、何思琦、祝大偉、龔相娟、李縱、宋豪新、王丹蔘與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