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鼓:“能源互聯島”助推零碳能源轉型

牟思南

昨日(11月8日),由生態環保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中國投資協會主辦的,作爲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唯一以“新基建”爲主題的高規格配套活動,“2020新基建•綠色投資大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召開。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史玉波,國家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原國務院參事、中國投資協會能投委專家主席石定寰,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會長孫耀唯等出席會議並致辭。

大會還設置了“綠色+數字”能源新基建——引領零碳能源轉型”“零碳建築”之‘綠色+數字’新基建——推動零能耗建築發展,助力 2060 碳中和實現”等多個平行專題論壇。其中,在“綠色+數字”能源新基建論壇,全球能源領域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共同探討新基建如何實現並引領零碳能源轉型的可行路徑及發展新思路。

“陝鼓以‘爲人類文明創造智慧綠色能源’爲使命,聚焦流程工業、智慧城市、一帶一路、軍民融合等領域客戶需求,不斷深化服務型製造轉型實踐,探索綠色能源發展新模式,以‘能源互聯島’智慧綠色技術和方案助力中國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專題論壇上,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鼓”)總經理劉金平在主旨演講中這樣表示。

“陝鼓是爲人類實現零碳而奮鬥的能源企業。陝鼓創新開發的能源互聯島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就是新基建的創新利器,可將能源充分回收並利用,使其變廢爲寶,吃幹榨淨,助力客戶節能減排,助力社會經濟的綠色高質量發展。”劉金平說。

多年來,陝鼓通過智慧綠色的分佈式能源系統方案創新利用和回收的能源總功率達20.5GW,相當於三峽工程90%的發電量,每年減少原煤用量450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億噸。

事實上,陝鼓是一家有着52年能源發展基因的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企業。在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型實踐中,陝鼓跳出傳統裝備製造的束縛,戰略聚焦分佈式能源,向萬億級的分佈式能源領域轉型升級,創新開發了“專業化+一體化”的“能源互聯島”技術和方案,爲全球客戶提供以分佈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爲圓心的設備、工程、服務、運營、供應鏈、智能化、金融等七大增值服務。

“陝鼓已形成了支撐能源互聯島系統解決方案的‘專業化+一體化’的核心能力,並已向全球客戶累計提供12000餘臺套的高效節能產品。”劉金平表示。陝鼓自主研製的冶金餘熱餘壓能量回收同軸機組BPRT、燒結餘熱回收與燒結主抽風機聯合驅動機組SHRT應用技術榮獲聯合國國際能效合作伙伴關係組織(IPEEC)“十大節能技術和十大節能實踐”獎,並獲得2019世界製造業創新產品金獎,得到了國際認可。自主研製的軸流壓縮機獲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產量達2000餘臺套,居全球第一。

“陝鼓能源互聯島是破解區域能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痛點問題的安全、綠色、智慧方案,其核心是多能互補、能源梯級利用、高能高用、低能低用、餘能回收。依託互聯網技術,陝鼓能源互聯島正幫助客戶實現區域內能源流、物質流及信息流的互聯的綜合利用及調控技術,實現能源的智能管控。”劉金平說。

陝鼓能源互聯島從需求側出發,創新研發系統通用建模和優化求解軟件,創新多能互聯互用的交互式系統和最優運行狀態的優化算法,從能源生產、輸送、配給、轉化和消耗等方面,使能源系統之間實現多能互補、梯級利用,將可再生、清潔及傳統能源高效耦合,按時、按需、按質向用戶端提供分佈式清潔能源綜合一體化解決方案,併成功打造全球行業萬元產值能耗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製造基地,實現土地集約、設備集約、功能集約、運營集約,成爲流程工業、智慧城市、軍民融合、“一帶一路”等領域提供智慧綠色系統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陝鼓圍繞“零碳行動”和節能環保的發展目標,佈局氫能等新能源產業,與榮程集團、西安瀚海氫能、中建西北設計院等戰略合作,共建西部氫都;並與國家電網、國家電投、中石油、榆神工業區、榆林高新區等戰略合作,爲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發力。

“未來,陝鼓將以‘能源互聯島’打造能源革命示範,用陝鼓智慧綠色的系統解決方案推進低碳中國行動,發力新基建,爲“碳中和”目標和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劉金平如是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