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記者採訪勝利油田前後跨越10多年,對其60年發展史瞭解得越多,就對一句話體會越深:掌握創新的核心技術是勝利油田的“不老祕訣”。
“一個摔碎了的盤子,又被踢了一腳。”勝利油田油藏複雜,開採難度極大爲業內公認。正因爲難,挑戰禁區便成爲常態。
不會忘記,1961年4月16日,“華八井”射開8個油層,用9毫米油嘴試油獲日產原油8.1噸。這猶如一聲春雷,一舉粉碎了“中國華北無油論”。而在此之前,地質家們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找油均告失敗。
近60年後,“豐深斜11井”在地下4300多米深處的砂礫岩體中獲得日產油101.2立方米、日產氣42854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氣流。人們說,這將成爲第二個“勝利油田”。
從“華八井”到“豐深斜11井”,深度從地下1000多米到4000多米,從發現勝利油田到發現第二個“勝利油田”,科技創新纔是老油田的“不老術”。正因爲此,一股股國家急需的工業石油從地下涌出,數千項科技成果相繼誕生,一個個專家成長爲院士。
一線現場出題,科研人員答題,工程人員落地;產石油,育人才,出技術,三者相輔相成,它們支撐着勝利油田青春了60年。
在此過程中,在“勘探無禁區,開發無止境”理念下,他們用一項項自主核心技術成爲化學驅油技術領跑者,用壓驅技術改寫了世界石油的“金科玉律”,並在氣驅技術上不斷探索出新高度。
以科技創新作爲核心驅動力,讓勝利油田輝煌了60年,並將帶領他們走進下一個60年。
百年勝利,永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