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天工造化,在江西這片紅土地孕育出了中國銅工業的璀璨明珠——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
作爲改革開放的同齡者,江銅因振興銅工業而生,因銅工業發展而強。40多年歲月變化,江銅走過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輝煌歷程,參與並見證了中國銅工業的巨大飛躍,成長爲世界銅工業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江銅的發展之路,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銅工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折射出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
產業報國——
與生俱來的責任擔當
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銅作爲戰略性礦產資源,對國民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廣泛應用於數千種工業產品。
1978年,全國全年銅產量僅爲29.89萬噸,銅工業基礎薄弱,銅產量匱乏。
正是在這一年,伴着改革開放春風起步的江銅爲中國銅工業由弱變強帶來了希望。當年,黨中央決定投資40億元人民幣建設江西銅基地。翌年春天,來自全國的數萬名建設者雲集江西,拉開了江銅的創業序幕。
櫛風沐雨,自強不息。艱苦的條件難抵創業者熾熱的報國情懷,只因爲他們肩上承載着黨和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徹底改變中國銅工業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
江銅銅冶煉一期工程建設時就堅持了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瞄準世界先進水平。1985年12月,貴溪冶煉廠投料試生產成功,產出了第一包冰銅。銅冶煉一期工程投產時年生產能力雖然只有7萬噸,卻使我國銅冶煉能力增長了36%,銅電解能力增長了25%,將我國銅冶煉技術與世界銅工業水平之間的差距一舉縮短了40年。
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同頻共振,江銅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不斷髮展壯大。
德興銅礦歷經數次大規模的技改和裝備升級,建設成爲亞洲最大、最現代化的銅礦山;永平銅礦成爲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萬噸級產能銅礦山。
截至2000年,國家建設江西銅基地的最初規劃目標“到二十世紀末建成20萬噸銅的生產能力,改變我國銅工業落後的面貌”圓滿實現。
時至今日,江銅已連續8年躋身世界500強榜單,成爲中國銅工業的領跑者和有色金屬行業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其中,採選能力躋身國內前三,銅冶煉和銅加工綜合生產能力位列全球第一。
銅業強國——
核心技術的強力突破
5月10日,2021年中國品牌日在上海開幕,江銅銅箔公司的8款高端銅箔產品在展會亮相。“鋰電池用雙面光銅箔”“載體屏蔽銅箔”“高頻電路板銅箔”……一系列銅加工“拔尖”產品,將運用在5G通信、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其中不少產品打破了國外企業長期的市場壟斷。今年前4個月,江銅銅箔公司高附加值產品產值爲1.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4%。
作爲國家“六五”期間22個從國外成套引進的項目之一,貴溪冶煉廠從日本東予全套引進了閃速熔鍊技術。
但在成功消化吸收後,江銅逐漸形成了“高投料量、高冰銅品味、高富氧濃度、高熱強度”的四高熔鍊技術等自主核心技術,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創新—輸出”的技術發展之路,形成了世界領先的冶煉技術。
自誕生之日起,江銅集團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相繼榮獲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多項榮譽,低品位露天銅礦綜合開採技術、溼法冶金和硫化提銅技術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閃速爐作業率、銅冶煉綜合能耗、銅冶煉綜合回收率等10餘項最能代表銅冶煉企業技術水平的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2019年,貴溪冶煉廠在國內首創成功實施“一步法”渣直排緩冷改造,創下僅用45天就完成業內最短需要3個月的渣直排緩冷改造檢修施工的奇蹟。
近年來,圍繞銅這一重要戰略基材的深化運用,江銅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積極投身高端銅加工、新材料研發等領域,石墨—銅(鋁)複合材料、碳納米材料、5G應用銅箔產品、高性能超微細絲銅銀合金線坯、高銅合金板帶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高精尖產品或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銅”材料的價值不斷重新定義,爲國家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貢獻力量。
同時,江銅大力實施智能製造升級,推動工業互聯網、5G、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下屬礦山、工廠融合應用。貴冶陽極板倉儲轉運全流程實現無人化智能化管控,冶煉環節關鍵設備的數字化率、生產數據自動採集率達到90%以上。城門山銅礦搭建起由數字採礦平臺、三維可視化平臺、第三代礦用車聯網平臺構成的智能採礦新模式。
爲激發創新要素,江銅以優厚待遇延攬天下英才,引進尖端人才;2次“雙創”評比和3次科技成果轉化累計獎勵金額超過4000萬元;旗下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6家,江銅已經具備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與技術應用能力。
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國際一流品牌、佈局全球產業鏈創新鏈……江銅正以勃勃雄心和實際行動打造全球競爭力。
比肩世界——
走向全球的礦業名片
2020年11月11日,哈薩克斯坦巴庫塔鎢礦現場,一場簡單而隆重的開工儀式後,挖掘機揚起了第一捧土,標誌着該項目建設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這是一座世界級的特大型露天鎢礦,項目建成後將成爲全球產能最大的單體鎢礦山之一,鎢精礦年產量有望超過世界鎢精礦年產量的10%。這也是江銅融入“一帶一路”發展、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過去5年,江銅以重大戰略爲引領,繼續深化沿江、沿海T字形佈局,逐步建成了以江西本土爲主體,輻射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西南地區的五大產業基地。
江銅正以全球視野加快推進資源、技術、產能、產品、服務等向海外佈局和擴張,持續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
江銅集團還推出“三年創新倍增”攻堅行動計劃,提出在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結構轉型升級、質量效益提升、綜合競爭力大幅增強的基礎上,力爭到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翻番,成爲全球最大的銅冶煉企業和加工企業。展望未來,江銅發展的目標願景清晰明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鮮紅底色——
國企黨建的江銅樣板
紅色,是江銅最鮮明的底色。
從成立伊始,江銅就堅持不懈、久久爲功抓黨建。黨建工作常做常新,成爲公司發展的強大動力。
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江銅實行黨政領導幹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推行把黨委會研究討論作爲企業決策重大事項的前置把關定向程序,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有力推進了公司重大項目投資、重大改革創新舉措的落實落地。
從開展“黨支部工作標準化”試點,到開展“黨支部特色工作”,到全面推廣南方公司黨委稽覈和貴冶全員創星經驗,再到2019年首創“黨建目標管理指數法”,構建起全覆蓋、全過程、全維度的黨建信息化平臺,江銅將黨建落實到行動上,融入到文化裏,根植到管理中。
成立40餘年來,江銅黨委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爲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始終做到融入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建立起黨委抓稽覈、支部抓特色、全員抓創新等長效機制,實現了企業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互融互促,一次次助推江銅固本強基、跨越發展。
江銅黨委以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爲目標,探索建立黨建體系,初步形成了以“統籌領導、高效協同、資源整合、上下貫通”爲主要特徵的江銅黨建工作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賴永峯 劉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