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開展

本報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任歡) 冬季臨近,據氣象部門預測,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爲切實保障遇困羣衆安全過冬,民政部決定自即日起至2026年3月15日(東北、西北地區延長至3月31日),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以下簡稱“專項救助行動”)。

專項救助行動要求,着力搭建覆蓋全面的救助發現網絡,完善指揮調度系統。各地民政部門要與公安機關、城市管理等部門合力做好街面巡查,在極端天氣、節假日等特殊時間,加大對車站廣場、商業街區、熱門景點、橋樑涵洞、在建工地等重點地段巡查頻次。在人流聚集區,科學合理佈局臨時救助點、求助引導點,協調將福利彩票站點、社區服務中心等開闢爲臨時避寒場所,前置救助關口,方便遇困羣衆就近就便求助。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廣泛宣傳專項救助行動,發佈熱線電話和求助方式,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暢通求助渠道,延伸發現觸角。

專項救助行動明確,在街面救助環節,要加強轉介引導,對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員,協同公安、城管等部門勸導護送至救助管理機構;對危重病人及時送醫療機構就醫;對不願到救助管理機構求助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必要的食品、衣物等物資,留下詳細求助方式。在站內救助環節,要嚴格落實站內分區分類管理要求;對突發疾病的人員,及時送醫診治;對家暴受害、務工暫無着落、離家走失等人員,積極主動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援助、就業諮詢、救助尋親、送返回鄉等服務,幫助他們儘快迴歸家庭和社會;對查詢不到身份信息的長期滯留人員,按規定送至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社會福利院等公辦機構安置。在源頭預防環節,要對返鄉人員開展定期回訪,幫助落實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政策;具備條件的機構,開闢專區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工作提供場地支持。區域性中心試點單位要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統籌區域內資源,優化服務供給。

專項救助行動還要求,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牢牢守住安全底線,針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持續開展排查整改,做到常抓不懈。救助管理機構務必加強站內應急值守,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救助熱線全天暢通。嚴格落實入站安檢要求,認真細緻檢視問詢求助人員身體狀況、精神狀況和公共衛生事件涉及事項,嚴防危險物品進入站內。加強對站外託養人員和送醫救治人員探視,定期當面瞭解掌握受助人員身體和精神狀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