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升級” 實數融合提速

2024年,我國5G商用迎來五週年。五載奮進,我國5G在變局中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25年,5G“下半場”大幕開啓。面對新階段、新機遇、新挑戰,我國5G將通過全方位的升級實現整體水平跨越式提升,帶動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湧現,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爲實數深度融合注入新動能。

政策升級,跨部門協同推動5G走深走實。歲末年初,一系列推動5G發展的政策頻頻落子: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構建形成“能力普適、應用普及、賦能普惠”的發展格局,全面實現5G規模化應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推動傳統網絡設施優化升級,有序推進5G網絡向5G-A升級演進;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打造“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提出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許可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開展頻率重耕,無線電頻譜資源對5G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升級……在這些頂層設計中,“升級”二字成爲“高頻詞”,爲5G下一步發展指明方向。不僅如此,這些政策涉及多個5G應用方的主管部門,將形成5G跨部門協同推進、供需雙方主管部門“雙向奔赴”的良好發展態勢,極大程度上釋放政策的集羣效應、聯動效應。

能力升級,融合創新驅動5G高質量發展。2025年,我國5G發展進入“下半場”,新的發展階段對5G自身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面對技術標準迭代趨勢,我國前瞻開展5G-A國際標準的研製工作,推動技術領先的5G-A產品體系日益豐富。面對應用方對“低成本高質量”網絡的呼喚,5G RedCap產業成熟和規模化應用進程持續加速推進,將更好適配智能家居、智能電網、可穿戴設備等場景應用,進一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應用需求。面對用戶對更優質網絡的期盼,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夯實全域優質5G網絡覆蓋,加速5G向偏遠地區進一步延伸;按需推進5G網絡向5G-A升級演進,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5G-A超寬帶特性規模覆蓋。值得一提的是,5G能力升級並非“單打獨鬥”,而是與AI、北斗、邊緣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取長補短、融合創新,實現從“加法”向“乘法”的演進。

應用升級,激發新產業新業態加速形成。在個人消費領域,“5G上車”、5G智能機器人、5G新通話、裸眼3D、雲手機、5G消息等新應用將不斷豐富5G新消費新體驗。在公共服務領域,5G將促進政務服務、數字教育、智慧文旅等行業的優質資源共享和精準對接,提升人民羣衆對數字生活的獲得感。在行業應用領域,智慧海洋、數字體育、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將進一步拓展5G應用領域和賦能範疇。行業專家表示,隨着5G行業應用從試點示範向常態化運行演進,行業應用企業參與解決方案設計研發的熱情和能力不斷提升,呈現出從供給側“找需求”轉變爲應用方“提方案”的趨勢。

生態升級,“央地企”聯動形成發展合力。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通報了2024年度5G應用“揚帆”行動重點城市總結評估情況,北京等16個城市在多個維度上取得突破。近年來,地方政府紛紛將5G列入當地的“施政綱要”,順應趨勢主動擁抱5G-A。除了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園區、龍頭企業、各類平臺也是5G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他們的力量擰成繩?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地方加大對5G應用發展的支持力度,依託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打造5G產業園區,支持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成長,充分發揮平臺帶動作用,持續推動5G“生態升級”。

賦能升級,築牢實數融合數字底座。5G作爲數字經濟時代萬物互聯、數據流通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對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有着“強賦能”作用。專家表示,當前5G行業應用主要以擴行業、擴場景、擴規模爲目標,如何進一步增強5G對企業、行業的賦能效用,引導社會加深對5G應用的全面認識?同時,5G行業應用主要集中在龍頭行業和大型企業中複製推廣,中小企業如何享受5G的賦能作用,實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目標?這都是行業需要重點攻克的課題。這些領域的突破將更有力地推進5G更加深入賦能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真正實現5G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賦能。

從“建得好”到“用得好”,從技術驅動到價值牽引……2025年,我國5G將迎來承上啓下的關鍵窗口期。我們有理由相信,全面升級的5G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正加速推進實數深度融合,牢牢構築中國式現代化的數字底座,穩穩托起人民羣衆數字生活的美好夢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