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三:把智算、安全和生態寫成可落地港澳的長期主義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當全球仍在爲AI算力焦慮、爲網絡安全而緊張時,新華三集團把Digital Tour搬到維多利亞港畔,用一場“Synergy+”主題峯會,給出自己對數字港澳下一程的系統性答案——“算力×聯接”雙輪驅動、AI in ALL 產品棧、主動安全範式、產學研共振。

以“在港澳,爲港澳”詮釋長期主義

新華三集團港澳地區總經理于飛的一番話,則道出了這場盛會的深厚底蘊:“2004年我們在香港成立office,今年已經是我們服務的第21年了。”這不僅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新華三與港澳地區共同成長的見證。從最初的服務點,到如今服務90%的政府機構、90%的大學、70%的金融機構,以及澳門100%的旅遊綜合體,新華三已深度融入港澳經濟社會的血脈。

于飛強調,這背後是新華三對本地化承諾的極致踐行。與許多供應商不同,新華三在港澳擁有原廠的銷售、售前與服務團隊,十多位工程師常駐本地,95%以上的員工能講廣東話,70%至80%爲香港本地員工。這種“在港澳,爲港澳”的策略,確保了服務的即時性與文化的契合度,使其在衆多中資供應商中脫穎而出,本地化率位居前列。

“香港是離中國最近的世界、離世界最近的中國。”于飛精準概括了新華三在港澳市場面臨的獨特挑戰與機遇:這裏的用戶國際化程度高,對技術的成熟度與理性度要求極高,他們熟悉全球最先進的產品,這要求新華三必須與國際主流標準對標。因此,新華三的優勢不僅在於提供先進的產品,更在於其強大的兼容能力,能夠與國際主流網絡供應商的私有協議對接,實現客戶的平滑遷移與漸進式替換。這種“靠譜、最落地的方案”,贏得了客戶的高度信賴,也爲新華三走向全球樹立了堅實的“橋頭堡”。

“算力×聯接”:驅動AI落地的雙輪引擎

當全球的目光聚焦於人工智能,新華三敏銳地捕捉到,AI的發展正重新定義算力基礎設施。在本次Digital Tour上,“算力×聯接”成爲貫穿全場的核心主題。

紫光股份董事長、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於英濤提到,新華三根植中國,佈局全球,持續深化“AI in ALL”,加速推進“AI for ALL”,致力於讓產品和解決方案更智能,讓客戶應用更智慧,其關鍵在於充分釋放“算力×聯接”的集羣效能。

于飛補充道:“新華三不生產GPU卡和大模型,但我們的強項是可以提供整機的算力,加上我們傳統20多年的網絡積累,這是我們最大的價值。”這一理念在港澳市場得到了生動的實踐。

面對客戶對AI的迫切需求,新華三不僅提供硬件,更提供全流程的賦能。爲此,新華三希望借鑑內地“圖靈小鎮”的成功經驗,致力於爲港澳客戶構建類似的算力服務平臺。通過提供算力租賃、模型驗證測試等服務,幫助客戶在投入巨資前進行充分驗證,避免“芯片博物館”的浪費,讓算力像水電一樣流通,實現預算的理性使用。同時,新華三還提供專業的AI諮詢、培訓與“陪跑”服務,覆蓋從諮詢到業務上線的六大環節,真正打通AI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在AI加速發展的另一面,是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挑戰。發展與安全,如同車之兩輪,必須統籌規劃、同步推進。隨着澳門《網絡安全法》的實施和香港《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的即將施行,合規要求日益嚴格,安全已成爲企業發展的“無上限”預算。

于飛認爲,香港、澳門地區的網絡攻擊不僅限於國內,而是全球性攻擊。加之本地網絡安全人才的匱乏,使得安全防護任務艱鉅。新華三憑藉其在合肥擁有上千人規模的專業網絡安全公司,爲港澳客戶提供從“架構諮詢、滲透測試(Pentest/VAPT),到全套產品、紅/藍隊攻防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聚合生態,共繪“數字港澳”

“Synergy+”的深層含義,在於聚合。新華三深知,單打獨鬥無法應對複雜的數字化挑戰。因此,本次大會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生態的聚合。新華三與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整合優勢資源,共同推動香港數字化轉型。

“對於內地企業而言,港澳不僅是市場,更是走向國際化的跳板。”于飛表示,新華三願憑藉其21年的本地化經驗,爲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產品國際化、合規認證、本地服務等方面的建議與支持。

“共繪數字港澳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後,正如於英濤在致辭中所展望的:“憑藉對當地市場的深刻理解與資源投入,新華三在港澳地區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成爲了重要的業務增長點。面向未來,新華三將繼續堅持‘在港澳,爲港澳’,不斷深化與港澳地區客戶、合作伙伴、大學及科研機構的務實合作,在AI先進技術和行業應用方面開展聯合攻關與探索,以生態共贏助力港澳進一步提升在全球AI創新矩陣中的地位,讓人工智能應用更普惠,共繪數字港澳更加美好的明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