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心月】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進入後半程,展品變商品的速度正在加快。連續八年參展的高通公司以“我們一起 成就人人向前”爲主題,在技術裝備展區集中呈現了從終端到汽車,從AI到物聯網的全生態合作成果。在展臺的6G技術展示區,記者瞭解到高通對下一代通信技術的展望。

作爲全球通信技術創新的重要參與者,高通早已啓動6G研發佈局。2025年是6G標準化元年,高通目前正在聯合國內外產業合作伙伴攜手推動6G的技術標準化進程,預計最早2028年將看到6G預商用終端設備,爲技術規模化商用築牢基礎。記者在高通展臺瞭解到,在5G已深度融入千行百業的當下,6G的研發並非是對現有技術的簡單迭代,而是源於更核心的產業需求——一方面要通過新技術大幅提升空口的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益,另一方面要針對性改進5G在實際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推動通信技術實現從“連接”到“智能協同”的質的飛躍。
從高通視角來看,與5G相比,6G的技術探索聚焦於三個維度,而這一切都離不開AI技術的深度賦能。首先是基於AI的設計架構重構,不同於5G沿用3G和4G網絡架構、對AI業務支持有限的現狀,6G將AI直接納入系統架構的核心組成部分,而非僅作爲輔助工具或自動化手段,從底層設計上實現對AI業務的高效適配。
其次是通過自適應智能實現以性能爲驅動的用戶體驗升級,6G打破了5G靜態網絡配置參數的侷限,利用AI能力讓協議各層級網絡關鍵參數實現動態調整,能夠根據不同用戶的業務需求、使用場景及實時條件(如流量負載、用戶移動性和干擾水平)實時優化,真正構建起以用戶體驗爲中心的智能網絡。
最後是數字孿生+AI的能力賦能,依託“通感一體”技術,6G網絡可精準實時感知、學習並響應環境,並將數據輸入數字孿生系統,通過構建高度仿真的、虛擬的物理世界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模擬複雜的網絡組件和行爲。這些模型可以預測網絡性能、識別潛在問題並優化資源分配,從而確保用戶的可靠連接,實現網絡運營的精準預測與主動優化——例如智能關閉低業務量節點的基站以降低功耗,提前分配資源應對潛在故障,爲新業務部署提供預判支持,讓網絡運行更高效、更穩健。
在技術落地層面,6G和AI的深度融合和創新設計還帶來實際應用的場景與價值。以無線通信核心的信道信息反饋爲例:傳統方式依賴導頻信號測量上報,不僅存在較大額外開銷,還難以保證信息準確度;而6G藉助AI模型,可在大幅減小開銷的同時,實現更高精度的信道信息獲取,顯著提升傳輸性能。此外,定位、波束管理等關鍵環節也能通過AI模型實現精準預測,進一步提高系統能源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網絡性能。值得注意的是,6G賦能的數字孿生更聚焦網絡實際運營需求,例如基站可通過環境感知,自適應關閉無用戶方向的波束,在保障通信質量的同時實現綠色節能——這也是高通6G設想中的一個重要目標。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本屆進博會虹橋論壇“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演講時稱:“6G是連接雲端與邊緣的核心技術底座,將爲人工智能提供更廣闊的應用空間、更強大的算力連接和更低延遲。”當前,高通正通過“AI加速計劃”等生態合作舉措,攜手中國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大模型企業等夥伴,推動終端側AI規模化落地。以6G、AI爲代表的前沿技術,也爲高通和中國產業夥伴的合作,帶來了新的機會。
此次進博會上的6G願景與應用展示,體現了高通在前沿通信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隨着6G標準的逐步完善,這些願景有望逐漸從概念走向實踐。從5G到6G,從個人智能終端到工業物聯網,從數字座艙到智能駕駛,高通正以技術創新爲橋,與中國生態夥伴共同鋪就產業協同之路。而進博會這一開放合作的平臺,也將繼續爲高通與中國產業生態的進一步合作提供重要機遇。